“鱼腥脑航道工程通航,消除了杭州湾海上‘断头路’,为嘉兴港开辟了新的出海通道,公司万吨级以上船舶减少绕行距离约130千米,给我们降低了不少成本。”浙江海事局辖区一家航运企业的负责人说。
据悉,为突破浙江北部航道制约瓶颈,浙江海事局开展鱼腥脑水域通航规律调查研究,制定《鱼腥脑水域船舶推荐航法》,实现了不同来向船舶在鱼腥脑水域的有效分隔,最大程度降低了船舶交汇碰撞风险,实现了企业降本增效和碳减排双赢局面。
“不吃梨子,怎么知道梨子的滋味呢?”习近平总书记到基层调研时常常说起这句话,朴实的话语却蕴含深刻的道理。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浙江海事局广大党员干部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深入一线开展调研,力求解决人民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发挥“头雁效应”拧紧“责任链条”
根据主题教育安排,浙江海事局党组积极发挥“头雁效应”,第一时间带头开展“问需解难大调研”行动。围绕制约浙江海事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该局领导班子成员每人领题调研,通过强化思想引领、加强组织领导、深化责任落实,拧紧大兴调查研究的“责任链条”,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浙江海事局党组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先后召开3次专题会议,切实增强全面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同时,该局党组针对调查研究工作作出专门部署,将责任落实明确到人具体到事。主要领导负总责,抓好本单位调查研究工作的整体推进落实;班子其他成员各负其责,抓好分管领域和分管单位的调查研究工作。
为深化责任落实,该局主要领导亲自把关调研方案制定和课题选择,对发现的问题逐一列出解决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对短期内能解决的问题,立行立改、马上就办;对需要时间解决、持续推进的,明确目标、紧盯不放、一抓到底。
浙江海事局党组还同步加强对调研课题完成情况、问题解决情况的督查督办和跟踪问效,定期对调研对象进行回访,压实各级领导工作责任,促进各级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带动全局各级各部门抓好调查研究。
优化调研路径激发“雁群”活力
浙江海事局党组结合当前浙江海事发展实际,围绕“调研什么”“谁去调研”“去哪里调研”“何时调研”“怎么调研”等问题,统筹调研课题、调研地点和调研节奏,反复酝酿调研计划,不断优化调研路径。通过“逐个把关、一一点题”,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以取得实效为目标精准确定调研课题138项。
调研成员在基层执法第一线、为民服务最前沿,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脉问诊、解剖麻雀,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浙江海事局工作人员来公司调研,登上船舶走近船员,了解我们的困难和需求,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海事部门对行业发展的重视和对船员的关心。”浙江海事局辖区一航运公司船员部负责人说。
该局合理确定调研地点和调研对象,按照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海事内部和航运企业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走访、座谈、问卷等形式开展专题调研、典型案例解剖式调研,局领导班子成员先后深入6个局属单位、11个基层站点、10余家航运企业开展调研工作,全局各级领导班子共开展调研200余次,确保了意见建议和具体数据的全面性、多样性。
同时,该局统筹安排调研行程,协调调研时间、科学配置调研人员,做到分工合理、协作有序,以减少基层负担,推动调研高效开展。
构建“雁阵格局”落实“四张清单”
“现在通信技术这么发达,我们的船就在港口作业,手机信号很好,设备操作也很方便,还需要配备专用无线电设备和专业的操作人员吗?”在浙江海事局执法人员进行船舶检查时,一名船东代表提出了疑惑。
有诉求就有回应。通过调研,结合行业现状,浙江海事局提出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和《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的修改建议,从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角度,力求解决沿海小型船舶船东对无线电设备配备和操作人员减免的迫切需求。
调查研究和解决问题是不分家的。浙江海事局构建“1+6+N”“雁阵格局”,发挥局党组主体作用,带领6家分支局党委(党组)、各级基层党组织整体成势。局党组开展调研成果交流研讨,集思广益研究对策措施,确保每个问题都有务实管用的破解之策。
围绕138项课题,该局全面梳理汇总调研中发现的亟需解决问题,建立了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成果转化运用清单“四张清单”,做到分级分类梳理问题办结情况,及时总结有效做法、成功经验,不断深化成果转化,实现调研效益最大化。
“面对如何服务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这个大课题,越是深入调研,就越心明眼亮,也越感到肩上担子很重。”一位调研组成员说。在服务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大局中,浙江海事局将继续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瞄准问题“靶子”、找准应对路子,把主题教育调研成果持续转化为解难题促发展的工作成效。
编辑:唐硕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