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我国首个陆港行业团体标准——《陆港分类与评估指标》在第十届中国国际陆港与枢纽经济发展峰会上正式对外发布。该标准规定了陆港的分类依据、陆港类型与评估指标,有利于引导、规范和促进中国陆港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更好地服务行业、服务有关部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据了解,中国开发区协会陆港分会和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共同组成《陆港分类与评估指标》(标准号:T/CADZ 0002-2023)团体标准起草工作组,共同开展标准起草编制工作。该标准由深圳市平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国际陆港运营有限公司、合肥国际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航港物流有限公司、奎屯新亚科工贸有限公司、山西鑫东港物流有限公司、中建投物流有限公司、冠县土地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8家陆港行业头部企业共同起草完成。
21世纪初,陆港开始在我国各地建设形成,并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截至目前,我国已建设300多个陆港。陆港的建设和发展增强了内陆地区与全球经济的联系,促进了我国中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与产业发展。当前,我国陆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陆港的规划、建设和运行尚未形成理想的成熟模式,存在物流设施规模小、功能简单、增值服务少等问题。陆港的规范运营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行业组织的自律以及陆港企业自身的管理,标准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在陆港规范运营和服务水平提升方面能发挥其独特的基础作用。
据悉,该标准旨在为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和陆港自身提供科学导向、规范运营和提升服务的可测量方案,通过本标准的实施,希望推进我国陆港规划、建设与运营的规范化进程,促进陆港功能的发挥。同时,陆港评估的重点在于明确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所要鼓励的陆港的发展模式,并为行业提供可学习的标杆陆港。接下来,中国开发区协会陆港分会还将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制定标准评估细则,并在全行业进行标准的宣贯和实施。
编辑:崔书洋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