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山盟,与水盟,与兴安盟。7月2日至3日,第三届中国支线航空暨文旅融合发展大会在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召开。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领导与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中国商飞和国内各大航空公司、机场集团、相关平台科技公司、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的近400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深入推进‘干支通、全网联’,促进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进行思想碰撞、交流研讨、业务洽谈。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杨进在致辞中表示,推动航旅融合,内蒙古资源丰富,既有一望无垠的广袤草原,也有连绵起伏的山川森林;既有神秘壮美的沙漠绿洲,也有草木葱茏的湖泊湿地;既有璀璨多元的历史文化,也有独特现代的都市风貌。推动航旅融合,内蒙古底气十足,内蒙古拥有辽阔的地域、适宜飞行的气候条件,跨越三北的区位优势,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机场,需求旺盛的航空旅游市场,具备支线航空和通用航空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在探索支线航空发展等众多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尤其是支支机场联通率达到38.9%,远远高于0.6%的行业平均水平,为民航业“干支通、全网联”航线网络建设贡献了内蒙古智慧。截至目前,“支支通”共运营航线47条,累计运送旅客超过500万人次,实现盟市全覆盖,构筑起联通内外、四通八达、运行高效的空中桥梁。推动航旅融合,内蒙古前景无限,以链式思维抓产业,集中精力打造8大产业集群和16条重点产业链,特别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把文旅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幸福产业来抓,把民用航空作为8大新兴产业之一布局发展。2023年,接待游客2.3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50亿元,16条重点产业链实现产值1.4万亿元。
中国民用航空局总工程师殷时军在致辞中表示,支线航空是国内航空运输网络体系的重要基础,在提高边远特殊机场通达性、实现国产民机多飞多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地处祖国正北方,“八千里北疆”为支线航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航旅融合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内蒙古民航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运输规模稳步提升、支线航空实现“区内成网”,涌现出一批以鄂尔多斯、乌兰浩特为代表的航旅融合创新典型案例和最佳实践。为了推动实现支线航空高质量发展,合力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需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创支线航空发展新局面;探索行业发展新路径,做深、做实“干支通、全网联”航空运输网络体系建设;共谋发展、共创未来,合力打造航旅融合示范区。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理事长王昌顺在致辞中表示,大力发展支线航空是民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人民航空为人民的具体行动,是民航开拓市场、发掘增量的现实需要,是推动国产民机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王昌顺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坚持开放合作。发展支线航空,在行业层面,需要深入推进跨航司的航线网络高效衔接,深入推进机场和航司的设施共用、信息资源共享,持续创新航司、机场与OTA等平台“机票+”产品;在政府层面,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保障;在跨行业层面,需要发挥民航优势,推动完善民航+其他交通方式,打造“民航+旅游”、“民航+文化”等品牌。二是深化数字赋能。以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重要手段,形成完整、高效、便捷的旅客流、数据流;深入推进国内通程航班服务管理平台和民航中转服务平台的推广应用和扩容升级,加强数据治理和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不断挖掘数据价值。三是加快自主可控。深入推进航司等用户与中国商飞之间的理念融合、人才融合、服务融合、标准融合、工作融合。特别是提高站位,积极参与、广泛使用国产机票分销结算系统CDS。
内蒙古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相约草原”、“遇见那达慕”等品牌深入人心,兴安盟更是绿色“净”地、舒适“静”地、团结“敬”地、红色“境”地、发展“竞”地。航空运输业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要素,是解决游客出行问题和提高旅游可进入性的重要途径。内蒙古地域辽阔,不仅适合发展航空运输业,也是我国支线航空发展的排头兵,目前区内运营“支支通”航线50条,基本解决了盟市间“折返飞”问题。兴安盟则拥有乌兰浩特、阿尔山两座运输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近百万人次;今年年底更将率先实现运输机场和通航机场的县域全覆盖。为总结推广内蒙古支线航空和文旅产业发展经验,中国航协、中国商飞和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公司共同举办此次大会。大会通过认真贯彻落实2024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和民航局《关于首次乘机旅客服务便利化的指导意见》精神,更好服务“干支通、全网联”服务模式创新,加快推动“通程航班服务管理平台”和“民航中转旅客服务平台”建设推广,促进国产支线飞机推广使用,助力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大会邀请民航业内资深嘉宾作专题演讲。重点发布了《国内通程航班服务规范》相关团体标准内容、民航中转服务平台运行报告、国内通程航班服务管理平台运行报告、南航“国内通程航班”发展报告、《中国支线城市航空通达性报告(2024)》等。启动了跨航中转“一张单、一次支付”试运行。来自民航局有关司局、民航地区管理局、地方政府、航空公司、机场、服务保障单位、院校和科研机构的领导和专家,围绕支线航空与低空经济、支线航空发展与文旅融合、支线航空运营与服务实践、创新支线航空模式与积极扩大航空人口、促进“两翼”齐飞与培育发展民航新质生产力等5个专题进行了经验分享交流。中国航协特聘专家与相关航空公司、机场的负责人在圆桌讨论环节,就“推广国内通程航班,提升城市通达性”进行面对面深入交流。会议期间还特别安排了《讲述支线发展故事,展现民航责任担当》展演,由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员工出演,真切感人,催人奋进,旨在推动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支线航空发展重大意义、深刻理解“干支通、全网联”内涵,深入贯彻“人民航空为人民”的根本宗旨。
中国航协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贯彻落实中央要求,推动民航改革发展成果特别是以国产支线ARJ21飞机为代表的支线航空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中国航协和中国商飞共同提议举办中国支线航空发展大会,此前已成功举办两届,取得系列重要成果。
编辑:刘玢妤
审核:王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