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汽研)、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汽车能效开发与检测认证专业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政府领导、专家学者、行业头部企业领袖等100余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能效开发和测评技术研究趋势,为中国汽车产业低碳、绿色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中国汽车能效开发与检测认证专业联盟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监督管理司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指导下,由中国汽研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起成立的。联盟设理事长单位2家、理事单位39家,涵盖超23家整车企业、13家零部件企业及3家行业检测机构。第一届联盟理事长单位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担任,联盟秘书处设在中国汽研中汽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第一届专家委员会设立顾问委员,主任委员2名,副主任委员8名、委员36人,包含来自行业、整车厂、零部件企业、充电桩、高校的专家。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盛基表示,在变化莫测的国际形势下,汽车行业要响应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战略要求,就要推动汽车行业的标准升级,实现跑出成效、跑出高质量。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江指出,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是稳增长、扩消费的关键领域,优化汽车能效是推动汽车消费市场向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我们将搭建认证检测交流合作、共享的平台,通过检测认证传递信任。
中国汽研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刘安民代表大会主办方对各位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感谢。中国汽研作为行业第三方机构,将持续探索与创新,不断优化汽车能效测试与评价方法,确保标准体系紧贴实际用车场景,满足多样化、复杂化的市场需求,构建起更加完善的能效开发和认证标准体系。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促进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提升汽车单车能效水平,减少交通行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是我国达成“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美国、欧盟、韩国、沙特等国家和地区先后建立了能效标识制度,以规范汽车产品的燃油经济性、降低消费者的用车成本。我国现有的汽车能源消耗评价方法,仍然存在评价维度较少、无法进行能效水平分级的问题。对此,大会正式发布《中国汽车能效分级测试评价规程-第一部分:纯电动乘用车》。
未来,联盟将按照认证监管司要求,在机动车认证联盟统一组织协调下,围绕能效开发、碳评价管理、测评认证、应用推广四大技术方向,持续拓展能效分级车型,搭建认证检测交流合作、共享的平台,传递高品质产品制造信任,推动机动车产业技术进步,提升中国机动车产品质量,促进机动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迈向质量强国。
编辑:张晴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