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美称的河南省驻马店市,古时曾是皇家驿站、交通要冲,因历史上南来北往的信使、官宦在此驻驿歇马而得名。如今,这座城市不断优化综合交通网络、着力提升运输服务水平,持续焕发新活力。这其中,公交优先发展成效尤为瞩目。在驻马店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驻马店确立了城市公交在城市交通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近年来推动城市公交优先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市公交基础设施、运营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2022年,驻马店相继获评“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和“全国绿色出行创建达标城市”。
近日,交通运输部2024年“我的公交我的城”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公交大讲堂”在驻马店市举办,探寻驻马店城市公交近年来的创新发展和精彩蝶变。“驻马店市始终坚定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公交、快速公交、智能公交、多元化公交’体系建设和市县公交连锁发展的‘公交都市新样本’。”驻马店市副市长王建平说。
强化政策保障 补贴预算百分百执行
城市公共交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和重要民生事项,其发展离不开顶层设计的正确引领和科学规划。
结合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工作,驻马店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驻马店市政府副秘书长赵阳介绍,驻马店市政府相继印发《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贯彻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推动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等30余份涉及规划、用地、资金、财税扶持的政策文件,完善公交政策保障体系。“特别是自2022年12月1日起,驻马店市正式施行《驻马店市城市公共汽车客运条例》,为城市公交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赵阳说。
财政补贴是公交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压舱石”。早在2014年,驻马店市财政局就印发《驻马店市城市公交成本规制及财政补贴补偿办法》,规定每年对城市公交进行成本核算,政策性亏损资金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并在保障公交运营补贴的基础上再给予公交企业8.5%的利润。驻马店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驻马店市财政局将城市公交作为涉及民生的必保支出,预算足额安排、资金优先支付,保证公交亏损补贴预算100%执行。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以来,驻马店市财政局累计拨付驻马店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简称驻马店公交)补贴资金5.54亿元,其中用于场站建设支出1.81亿元、车辆更新支出1.19亿元、运营补贴支出2.54亿元。
早上8时,正值通勤早高峰,驻马店1路公交车沿公交专用道行驶至解放大道与乐山大道交叉口,一路畅通无阻。“驻马店市区部分道路设有公交专用车道,其他车辆不准占用,乘坐公交出行更加顺畅便捷。”经常乘坐1路公交车上下班的驻马店市民张先生表示。
2018年,驻马店市政府印发实施《城市公交专用车道通行管理办法》,结合城市道路通行条件和公交线网分布情况设置公交专用道。截至目前,驻马店市区10条主干道划设公交专用道共计66.1公里,安装固定电子监控44处,设置公交优先通行路口39处,建设公交信号优先路口2个,划设公交专用停靠车位370处。“驻马店市公交专用道已基本连线成网,公交车准点率、通行率及公交吸引力大幅提升。”驻马店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桂兆权表示。
此外,驻马店市于2018年编制实施了《驻马店市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17年—2030年)》,合理规划公交停保场18处、公交枢纽站27处、公交首末站10处,总规模92.15公顷,均按照已规划位置、面积和实际需要,划拨用地、优先供给。在场站建设手续办理过程中,驻马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相关部门建立了快速办理绿色通道,目前驻马店市区共有标准化公交枢纽场站13处,总面积24.3万平方米,车均场站面积346.6平方米,公交车进场率达100%。
聚焦乘客需求 拓宽服务半径
今年9月,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通学定制公交专线上线运营,为学生提供从家送到学校、从学校再接回家的“一站直达式”上下学出行服务。回望2018年驻马店市第一条通学定制公交专线开通,6年来,驻马店公交在主城区17所学校开通了78条通学定制公交专线,共为5000余名中小学生提供往返通学公交出行服务,学校周边小汽车、电动车每天减少约3万多辆次,有效减轻家长接送学生压力、保护学生上下学安全、缓解学校周边交通拥堵。“孩子坐通学定制公交专线,比我自己开车接送更省心省事。”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学生家长李女士说。
桂兆权介绍,为做好通学定制公交工作,驻马店市交通运输局和驻马店公交与市公安局、教育局等部门主动对接,专题研究通学定制公交的开行方案,多次协同属地政府、学校开展走访调研、实地勘察,选取出行需求相对较大、客流量相对集中的区域,精心定制通学公交专线。学生可在指定站点乘车,直达学校、省时省力。通学定制公交专线实行一人一座,车内配备冷暖空调、监控设备、GPS定位及安全预警系统,确保学生乘车安全。此外,通学定制公交专线的发车时间根据学校上下学时间和临时要求进行设定和调整,充分体现定制公交的“定制”服务。
近年来,立足市民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出行需求,驻马店公交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拓展公交服务模式和服务深度。“驻马店公交先后开通‘八一’拥军公交专线、商务通勤专线、医院直通车等特色定制公交线路,为市民提供‘点对点、门对门、一站直达’的精准出行服务,不断丰富公交出行选择,扩大公交服务覆盖面,提升公交吸引力和竞争力。”驻马店公交董事长黄伟说。
上车招手、下车按铃,减少停站次数和频繁停车起步带来的不适感,出行更高效……近日,驻马店公交推出“响应式停靠服务”新模式,赢得广大乘客称赞:“公交不再站站停,乘车方便又省时。”
为进一步提高城市公交运营效率,解决市民公交出行时间长、换乘距离远、换乘不便等问题,在经过前期广泛征求意见和试运行的基础上,驻马店公交以公众出行需求为导向,推行“响应式停靠服务”新模式,打破原来即便无乘客上下车也必须“站站停”的旧规则。黄伟介绍,驻马店公交在市中心还设置了100余处招手即停的“城市公交招手停站”,实现“响应式停靠”和“招手停站”相互配合,乘客满意度大幅提升。
复制运营模式 市县统筹发展
“我父母经常乘坐104路去月儿湾公园遛弯,我自己几乎每天乘坐101路上下班,现在公交车成了我们家出行的必备交通工具。”家住驻马店市泌阳县盘古山大道附近的市民赵先生说。
市县协调发展,交通必须先行。驻马店市坚持市县公交统筹发展,2019年采取政府购买公交服务的合作方式,将市区城市公交成熟的经营管理模式向下辖各县复制推广,以市级公交带动县级公交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运营效果,有效提升县城居民出行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赵阳介绍,目前,驻马店公交已在遂平县、平舆县等7个县组建成立城市公交子公司,开通公交线路共计50余条,投入纯电动公交车565辆,实现市县公交运营“统一建设、统一调度、统一标准、统一票价”的集团化管理模式,高品质的公交出行服务受到了当地县政府和市民乘客的一致好评。
在上蔡县,公交公司深入推进新能源公交车辆应用更新,在具备条件的公交站场实施“充电+”应用和节能降耗改造。截至目前,上蔡县公交站场建设充电桩38个,新能源公交车辆和空调公交车辆比率均达100%。确山县现有6条公交线路,发车时间划分为高峰、平峰、低峰3个时段,有效减少乘客乘车等待时间。同时,确山县公交公司不断优化延伸营运线路,日均运送乘客2万余人次。“遂平县先后开通4条城乡公交线路,实现与市区公交线路换乘衔接,持续推进市县和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遂平县副县长周倜介绍。
作为农业大市的驻马店,建市较晚、基础薄弱,公交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乱到治的过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驻马店公交如今已迈进集团化管理、现代化企业经营新轨道,拥有各类城市客运车辆1800余辆,公交线路92条,年运送乘客约1亿人次,“畅行天中、乐乘公交”成为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亮点发言
2024年12月1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领域首部行政法规《城市公共交通条例》(简称《条例》)将正式施行。本次“公交大讲堂”活动邀请了行业专家、公交企业代表,围绕《条例》进行解读、分享在提供优质公共交通服务方面的成功经验等。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与轨道交通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高畅
加强主体责任落实 细化企业管理制度
《条例》坚持城市公共交通基本公共服务的公益属性和定位,聚焦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明确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基本制度,其出台填补了城市公共交通领域国家层面法规制度空白,对于促进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条例》主要遵循三项制定原则: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准确把握城市公共交通基本公共服务的公益属性和定位,落实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回应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求。二是聚焦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围绕重点完善制度设计,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为行业发展提供法规依据。三是突出城市发展行业的主体责任,在明确国家层面统一规范和指引的基础上,充分保障地方自主管理权。
针对《条例》贯彻落实,地方层面,目前地方政府规章仍存在短板,应加强城市人民政府主体责任落实,加强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将城市公共交通财政纳入本级预算,定期开展企业运营服务质量评价并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等;企业层面,相关企业需要在运营服务、安全管理方面,结合《条例》要求,进一步细化制定企业管理制度。
临汾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董事长 安国全
让公交优质服务有形有声
公交作为公益性服务事业,服务是我们公交企业的基础工作,优质服务更是企业的形象工作。公交企业不但要把服务做好,更要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优质服务,让服务有形有声。为市民提供快捷、方便、实惠的代步出行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老百姓把代步出行提升为享受出行。
作为公交行业一份子,我们深知优质服务是一项循序渐进常抓不懈的系统工作,首先要提升参差不齐的驾驶员队伍对优质服务工作的认知,其次要建立长期的系统培训体系,把优质服务的软指标,提升为企业管理的硬考核,不断提升驾驶员的服务意识和风险意识。
10多年来,山西临汾公交始终坚持对驾驶员的服务培训,不断完善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不断提升驾驶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将政府交办的公交工作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让市民坐公交车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树立了临汾公交优质服务良好的社会口碑和良好的公众形象。
编辑:刘文超
审核:闫新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