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山地性能挑战赛后,近日,宇通新能源商用车再次向极寒之境发起新一轮挑战——宇通新能源客车自“中国寒极”黑龙江省漠河市启程,穿越茫茫大兴安岭,直抵“中国冷极”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在穿越“两极”的极寒征途中,以真场景验证产品真性能,以真数据展现真实力。此次挑战,宇通还通过线上直播与试验中心联动的创新方式,向广大社会公众展现新能源商用车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持久测试全场景适应性
近年来,新能源客车技术飞速发展,其应用已遍布国内外各地。作为我国新能源商用车推广应用的排头兵,新能源客车应用范围正从公交领域向旅游、客运、通勤等多元化出行场景拓展。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新能源公路客车终端销量首次超过新能源公交车,已成为我国新能源客车中最大的增量市场,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随着新能源客车数量的持续增长,用户的实际用车场景更为复杂,对车辆的性能及全场景适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极寒气候对电池效能及车辆性能的负面影响,仍是新能源客车在北方城市普及的一大障碍。极寒环境下,车辆的续航里程、高效制热及操控稳定性等核心问题,依然是广大用户关注的焦点。
对此,宇通开展了此次极寒挑战,围绕用户冬季用车关注的“低温启动、快速补能、续航保障”等进行测试实验。据介绍,宇通C11E、C8E和宇光E8 MAX等多款车型参与,并以优异表现完成了持久、长距离的极寒行驶测试。这不仅是对宇通公路及公交新能源车型的一次极限考验,更是对新能源客车冬季续航、制热及操控稳定性等运营痛点的积极回应与有效解决。
宇通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头部商用车企业,宇通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深刻洞悉市场需求,针对上述运营难点,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全面提升车辆的技术水平与各项性能指标,确保新能源客车在极寒环境下也能稳定高效运行。
高寒环境连续驰骋
黑龙江省漠河市以零下53摄氏度低温创下“中国最冷纪录”,被称作“中国寒极”;同样,地处我国北方的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平均最低气温达零下43.5摄氏度,被誉为“中国冷极”。从漠河开往根河的这条冰雪路上,宇通新能源客车连续驰骋,顺利通过低温启动、高效制热、快速双充及续航能力四大核心性能测试,展现高寒适应性。
其中,宇通新能源客车C11E在穿越“两极”、零下30摄氏度的极端低温下,行驶158.3公里,总电耗106.99千瓦时,折合百公里电耗67.59千瓦时,不仅续航里程经受住了考验,而且能耗较低,令人惊喜。
宇通新能源客车为何在高寒环境中仍表现优秀?宇通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主要得益于其高密度电池与低内阻电芯的结合,以及先进的BMS电池管理系统,可精准控制确保在相同体积下电池电量更高、损耗更低。同时,车辆通过轻量化设计,整备质量比同级车型轻900千克,进一步降低了能耗。另外,宇通的电池自动均衡技术和高寒续航技术,均有效提升了车辆的抗衰减性能,让高寒环境下的续航里程不再成为难题。
除了长续航,在高寒环境下,宇通多款车型均能实现低温启动、快速制热等。以宇通C11E为例,在零下30摄氏度低温环境下,可实现冷车一键启动,并能正常行驶。快速制热过程中,该车10分钟完成前挡风玻璃的全面除霜;车内温度由零下30摄氏度上升到13摄氏度,仅用时25分钟,充分保证冬季驾乘的舒适性。
“模拟+实测”应对挑战
从“寒极”至“冷极”,宇通新能源客车依托自主研发的睿控E平台,顺利完成各项低温挑战,为冬季用车提供了宇通方案。
据介绍,宇通拥有国内最大的客车环境模拟试验室,能精准模拟不同极端环境,所有车型发布前均须在此历经高、低温的严苛考验。此次直播连线中,该试验中心温度调控至零下40摄氏度,逼真地模拟出了漠河、根河等地的高寒气候环境特征。也就是说,宇通新能源客车在经历如此极端低温环境的反复打磨与锤炼之后,已经具备高度的成熟性与稳定性,因此才能在挑战中如此从容不迫。
事实上,宇通纯电动公交车已在漠河稳定运营长达5年,其续航能力与可靠性得到充分验证与认可。宇通客车坚持行业首创的“三级验证挑战”,从试验室验证,到真实场景挑战验证,再到真实用户验证,全方位、多维度地以真实数据展示中国新能源客车的综合实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参与此次极寒挑战的C8E车型,正是今年参与征服贵州“魔鬼路段”72道拐的车型。此外,从珠峰大本营的高海拔挑战,到新疆吐鲁番的酷热考验,再到漠河、牙克石的极寒之旅,乃至云贵川山地的极陡征途……宇通客车通过全场景、多车型的综合性能测试,不断淬炼产品性能,用行动践行“行不止步,进无止境”,持续提升产品性能。
编辑:郑敏慧
责编:
审核:闫新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