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门口有条河

2025-02-05 18:29:52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池雨溪 文/图 -标准+

关上家门,下楼。出小区,右转,穿过西坝河。这条路我从中学一直走到工作。夏日清晨,上班的路上还会路过我的高中母校,清晨金色的阳光一如既往洒在我脸上,10多年都没有让我感到惊诧的变化。

我已经和我的家乡——北京“同呼吸共命运”将近30年了,理所当然地认为我和她是再熟悉不过,有什么能让我感到惊讶呢?不仅如此,我还“坐井观天”地在这个社区生活了20多年,除了本科和研究生短暂离家,一直未能有“距离产生美”的机会。如何身在故乡追寻故乡呢?这真是个难题!借着完成这篇稿子的机会,我决定去我的小学看一看,顺便去那边买一些小吃。

骑车刚进了三环,我就“迷失”在陌生又熟悉的景观里,熟悉的西坝河让我不至失去方向,但是总感觉这边有很大的变化,顺着河往西走就是我的小学,但是马路两边的草地已经消失了,现在取而代之的是地铁西坝河站和站外的街心公园。颇具现代设计感的公园里有不少人在晒太阳、带孩子骑车。我恍然大悟,亏我去年还在稿件写过“城市更新”,这就是现成的例子啊,可惜当时我只关注了东四站的站外空间改造。

在街心公园坐了一会,想买的小吃一个都没找到,忘记了此时正是新年假期,街面上的店面都是卷帘门“当差”,防盗锁“值班”,大家把年味和团圆带回了家乡。正百无聊赖时,我看到河边不少人在锻炼,我也向那边走去,打算干脆溜达回家。

20多年前,我家搬到这里时,西坝河是一条臭河。冬天河面结冻尚且好说,一到夏天,打开窗户就能闻到腥臭的味道。小时候去上学,如果时间来得及,自然可以从一条大路跨过三环。如果时间来不及,我只能从河边走桥下小路,这样要和“臭河”近距离接触。是绕远还是忍臭,这是作为小学生的我要面临的难题。如果是下雨天,倒也不用选,走桥下河边一定是一脚泥,只好接受老师对于我迟到的批评。

坝河旧称阜通河,西坝河这个地名就因该地位于坝河上的常庆坝西侧而得名。坝河元代有之,起源于护城河,自西向东流入温榆河,曾是元代的漕运线路,到明代,因气候、水位等原因废弃,不再承担南北漕运线路的职能。看到又脏又浅的河,我无法想象几百年前这里的风采。

不过这几年,河道越来越干净,再也没有散发过臭味,每天我都会从河面上一座小桥走过去,开始我一天的工作。可是上学的小路很多年我都没再走过。今天从桥下穿行,意外地发现地面平整了,再也不会一走一脚泥,不少人在河畔跑步、压腿,河边的围栏也更加完整。以前,从地面下到河边的通道是一条“走得多了便有的路”,现在则是铺装得平整安全的坡道和台阶步道。

两手空空,没买到任何吃的又走回了家。天色渐晚,我觉得自己可能也太宅了。离我不到两公里的地方发生了这么多变化,我竟然浑然不觉,傲慢地认为家乡和我一样不会有任何变化,其实我们都变了很多。

编辑:翟慧

责编:李宁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