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记事起,我就知道,家旁边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是禾水河。倚靠着这条母亲河,我的家乡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禾川镇仿若襁褓中的婴儿,汲取着它的滋养。禾水河畔曾是我童年的温柔乡,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往昔的印记,而如今,它已在时光中悄然蜕变,成为家乡发展变迁的生动注脚。
记忆中的禾水河总是披着一身柳絮。小时候,一到阳光暖融的午后,我和姐姐便像欢快的小鹿,蹦跳着奔向禾水河畔。垂柳如丝绦般垂落,在微风中轻摆,正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所描绘的那般。我们欢快地折下柳枝,坐在柔软的草地上,开启编花环的乐趣时光。姐姐手指灵动,不一会儿,一个精美绝伦的花环便在她手中诞生,而我捣鼓许久,成品虽歪扭,却同样盛满了快乐。
即便在冬天,河水依旧是暖的,外婆常带我来河边洗衣。外婆一边捶打着衣物,一边和其他阿婆闲话家常,棒槌起落间,与潺潺流水声应和成曲。我在一旁用捡来的树枝刨坑挖草,好不快活。还记得曾抓到过小拇指盖大小的螃蟹、比黄豆还大的蚂蚁……每次挖到新奇的小物件,我都像发现宝贝一般,兴奋地拿给外婆看,她脸上那宠溺的笑容,至今仍清晰如昨。
不知从何时起,轰鸣的机器声打破了这份宁静。为了修建坚固的堤岸,柳树被一棵棵移走,曾经绿意盎然的河岸,先变成黄土一片,后又铺上了坚硬的水泥。看着这一切,我的心里像被挖空了一块,空落落的。我常常望着河堤上灰扑扑的防水膜,满心疑惑与失落,曾经的美好难道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吗?偶尔还能看见几只水鸟在河面盘旋,它们是否也在寻找曾经的栖息之地?
今年返乡,当我走过禾水河畔,眼前的景象让我愣住了。一年不见,河岸上已经建起了宽阔平坦的步道和整齐别致的围栏。步道两旁,花草树木错落有致,绿意葱茏。傍晚时分,华灯初上,饭后的人们悠然地在步道上散步聊天,孩子们在一旁嬉笑追逐,热闹非凡。哪怕是细雨绵绵的傍晚,也有人撑着伞,悠然漫步,享受雨中的惬意。
夜色渐深,路灯在河面投下长长的倒影。我忽然明白,变迁就像这河水,不舍昼夜地向前。而记忆中的禾水河,永远停驻在童年的光影里,与眼前的新景交融,编织成一首绵长的诗。河边的步道上,散步的人渐渐少了,但河水的流淌声依旧清晰。
我沿着步道慢慢走着,仿佛走过了时光的长廊,从过去走到了现在。曾经的纯真与欢乐虽已远去,但新的活力与生机正蓬勃涌起。变迁的不仅是河岸,还有我们的生活。但无论怎样改变,那份对家乡的眷恋,永远深藏在心底,像河水一样,静静流淌,永不干涸。
编辑:翟慧
责编:李宁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