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客车市场前瞻:

补贴延续注活力 需求驱动促升级

2025-02-26 21:17:58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记者 王慧欣 郑敏慧 通讯员 高丽丽 张强 -标准+

历经数年低位运行,2024年,我国客车市场迎来复苏,累计销量达52.15万辆,同比增长6.86%。进入2025年,客车市场延续增长势头——1月份,产销分别完成3.7万辆和3.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和7.1%。展望全年客车市场发展,客车制造企业、公交及客运企业、行业专家等普遍认为,随着“双碳”目标深入推进,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实施,旅游市场持续回暖,客车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容。与此同时,客车市场将呈现新能源化、智能化、定制化的发展趋势,公交、旅游等细分客车市场采购规律将更加清晰,行业增量发展路径也将进一步明确。

公交客车“开门红” 稍显不足

春节刚过,客车企业的生产线便忙碌起来。今年以来,宇通、安凯等客车企业纷纷交付大单——130辆宇通纯电公交车在河北唐山投用,120辆比亚迪纯电动公交驶入江苏常州,500辆福田欧辉纯电动公交车交付北京公交,276辆安凯客车出口沙特、卡塔尔、菲律宾、泰国……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订单大多在2024年就已敲定,真正在2025年新斩获的订单数量并不如预期。特别是在客车最主要的公交车细分市场,暂未迎来“开门红”。某公交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我们原本计划在今年年初采购一批新的公交车辆,但由于资金预算紧张,采购计划不得不推迟。”除了资金压力,市场饱和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公交车辆保有量已经趋于饱和,新增需求相对有限,短期内不会有大规模的采购计划。”该负责人说。

尽管“开门红”成色稍显不足,但公交客车市场上仍有一些新的招标大单释放出积极信号。2月10日,中通客车中标黑龙江省穆棱市恒达新能源公交客车采购项目,将为其提供2辆5.9米纯电动城市客车和8辆6米纯电动城市客车;2月17日,宇通客车中标江苏省靖江市2辆纯电动公交车采购项目,中标价139.6万元。近日,辽宁省抚顺市2025年纯电动公交车采购项目招标公告发布,计划采购100辆8.5米级低入口纯电动公交车(一级踏步)以及200辆10.5米级低入口纯电动公交车(一级踏步),预算金额高达2.92亿元。

记者分析今年新中标或招标项目发现,新能源化与智能化成为新采购公交车辆的重要特征。例如,越来越多的新采购公交车辆配备了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车联网技术等,实现车辆的智能监控、调度和运营管理。技术多元化也是一大趋势。除了常见的纯电动车辆,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等技术也在公交客车领域得到更多应用。

“2024年以来,天津市公共交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天津公交)启动了800辆新能源公交车更新工作,在车型种类上,我们选择了车长从6米至13.6米等不同规格的5种车型,纯电动、油电混合动力、醇氢混合动力3种动力能源,可以更好的根据客流需求、道路情况、线路走向等客观条件做好车型优化配置。”天津公交车辆管理部部长王德介绍,作为天津公交新车采购计划中的重要车型,此次选用的宇通客车主要有宇通E8(8.5米级纯电动车)、宇通H8(8.5米级混合动力车)、宇通E10DD(双层纯电动车)3款。车辆适用于不同的运营场景和需求,为公交企业提供了更多选择。

对于1月公交车大单稍显不足,客车企业普遍并不担心。某客车企业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用车规模比较大的公交企业每年均有批量车辆更新,预计年内不定期迎来订单增长。

旅游客车“大转小”加速

2025年,旅游客车市场随着旅游行业的火爆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今年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90.25亿人次,其中公路营业性客运量12.21亿人次。一些旅游热门目的地,如海南旅游热情持续高涨,全省投入班车客运、旅游客运、包车客运等车辆5300余辆;云南在春运期间,公路客运承担主要分流任务,客运量环比增长3.99%,同比增长5.7%。这从侧面反映出旅游客车销量增长有坚实的需求基础。

“今年春节假期,我们累计运送旅客36.53万人次,调配了5座轿车、7座商务车、19座中巴以及38—50座大巴等多种车型,为旅客出行提供多样化选择。”安徽黄山旅游交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游客倾向于选择小包团的出行方式,这使得商务车型、19座中巴车型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2024年12月发布的《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动班车客运定制服务创新发展的通知》提出,要科学优化定制客运运力结构,根据线路客流量、接送模式、服务场景等,优化调整客车类型、等级、数量,灵活调配车型大小适合、等级适配的营运客车投入运营,满足定制客运灵活、快速的运营需求。“目前,我们的定制客运业务基本饱和,私密性好、舒适性佳的小型客车成为众多游客的首选。旅游用车主力从大型车向小型车转变,反映出旅游消费从功能性需求向体验性需求的升级。”该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中通H系旅团客车先后投运至湖南、吉林、安徽、陕西、内蒙古等地,如中通H8E纯电动旅团客车服务安徽大别山,H9、H13等车型奔赴吉林助力冰雪经济。中通客车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旅游客车的配置方面,高级座椅、空调、车载娱乐系统等舒适配置已成为标配。还有一些用户企业格外关注车辆的智能化配置,这已成为客车产品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业内人士分析,2025年旅游客车市场在订单增长、需求升级以及政策支持等多因素推动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旅游市场的持续繁荣以及客车企业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旅游客车市场销量有望继续保持增长。

新能源客车持续走俏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推进绿色转型。‘两新’政策的实施,为转型提供了市场机遇。”宇通客车新能源研究院院长李高鹏介绍,2024年,宇通6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售13795辆,同比增长93.26%,市场份额占比达24.06%。

过去一年,以旧换新政策犹如一场及时雨,为客车市场注入新活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等文件相继发布,为城市公交车电动化替代、老旧新能源公交车更新等指明方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实施细则》先后印发,进一步明确补贴细则……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重点客车企业共销售6米以上新能源客车57347辆,同比增长43.48%。

近日,《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发布,明确要加力推进城市公交电动化替代,更新车龄8年及以上的城市公交车和超出质保期的动力电池,平均每辆车补贴额由6万元提高至8万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江苏、福建、上海等13个省市发布具体补贴实施方案,其中,江苏对车龄8年及以上老旧城市公交客车报废且更新为新能源城市公交客车的,每辆车补贴提高至12万元。“高额补贴有助于降低公交运营企业更换新能源客车的成本,预计将带动客车市场销量增长。”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新的“接力”政策通过加大补贴力度,将为客车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批安凯N11E纯电动客车驶入山东济南,服务当地企事业单位通勤;30辆福田欧辉纯电动客车交付江苏无锡,助力企业旅游、通勤业务拓展……今年以来,一批批新能源客车在多地通勤、旅游等领域投入运营。记者观察发现,随着新能源客车技术日益成熟及充电桩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新能源客车凭借良好乘坐体验、低运营成本,正加速融入旅游客运、通勤班车等细分市场。

面对新能源客车市场机遇,以宇通、安凯为代表的客车企业主动作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探索新能源、智能化等方面新技术,以提升产品竞争力。“新技术优化了续航和补电等方面的使用体验,但新能源公交车还面临着适老化改造、定制化生产等方面挑战。”聚焦新能源客车使用痛点及发展趋势,宇通客车国内营销总监任小飞介绍,宇通正努力解决不同使用场景中的技术难题。在城市,推出观光巴士、网约巴士等特色产品;在县域,加强新能源公交车的推广,结合客货邮融合发展等方向,加强产品创新。

客车出口热度依旧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客车出口约61820辆,同比增长41.1%,创近五年新高,远超客车整体市场增速。”安凯客车国际营销公司综合管理部副部长董宣萍介绍,近年来,我国客车出口规模快速增长,中国客车品牌在世界舞台上的份量越来越重。

287辆宇通纯电动客车陆续驶入挪威,276辆安凯客车驶向沙特、卡塔尔、菲律宾等国家,100辆金旅考斯特校车“组团”奔赴阿曼,福田欧辉获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128辆纯电动客车订单……今年以来,一批批中国客车驶向海外,延续了出口市场的良好发展态势。“全球市场布局更趋多元化,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相关政策引领,我国客车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快速拓展,同时对于欧美等高端市场的渗透也在加速。”董宣萍介绍,受益于全球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和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绿色转型成为共识,我国新能源客车出口明显增多,展示出较强的综合竞争力。截至目前,安凯客车已驶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东、美洲等多个市场实现批量持续出口。

从最初的贸易输出到技术合作,再到本地化经营……我国客车出口模式不断升级,出海之路越趋成熟,全球资源运作能力日趋增强,更能贴近当地市场需求。为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我国客车企业加强了国际化发展战略,通过参加国际展览、设立海外销售公司、建立海外生产基地等方式,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在2025年元旦前夕,安凯客车携手阿联酋经销商在迪拜举办了一场产品发布会,重磅推出A12、E12等四款旗舰车型及交通解决方案。今年2月,福田汽车宣布协助属地合作伙伴获准在澳大利亚南部地区建立新工厂,专注于生产纯电动公交车和卡车以及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比亚迪公布其印度分公司签署2笔、共计2325辆电动巴士底盘订单,涵盖K9、C9、K7等多款车型。宇通与卡塔尔国家运输公司合作建设的新能源商用车工厂已于去年12月开工,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建成投产,届时可实现电动公交车、校车等产品的本地化研发与生产。

如今,我国客车整体竞争力不断提升,与国际品牌的差距正逐渐缩小,特别在电池技术、续航能力、智能化配置等方面已走在国际前列。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我国客车企业越来越重视海外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和品牌影响力打造,这将为中国自主客车品牌海外市场口碑增色加分。

全年销量预计保持增长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今年客车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尤其是新能源客车市场,有望迎来更大发展机遇。”多位业内专家预计,2025年新能源客车销量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

从需求端分析,当前有大量运营超过8年的新能源公交车已步入更换周期,特别是2015年至2017年间上牌的新能源公交车,约有近10万辆亟待更新。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旅游市场不断升温,今年城市公交、旅游客运、农村客运等领域用车需求将持续旺盛。“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后,线路发车频次增加,配备车辆也会相应增多。”多家客车企业介绍,伴随用车场景不断细化,客车市场用车需求也越发多样化,不同用户对客车功能、配置、外观等方面要求不同,这促使客车企业必须具备更强的产品定制化能力。

如何更好抓住客车市场机遇、挖掘潜在增量?技术创新已成为行业共识。“加大新能源技术研发投入,提高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降低成本。”安凯客车新能源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朱鹤等多家客车企业相关负责人强调,企业要重视发展智能化和网联化技术,实现自动驾驶辅助、车辆远程监控和智能调度等功能,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此外,客车企业要坚持优化产品结构,根据市场需求推出不同类型、不同档次的客车产品,满足公交、旅游、通勤等细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展望2025年,海外市场对新能源客车需求持续增加,尤其是环保意识强、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区,这为我国客车企业提供了广阔潜在市场;同时各国对交通智能化、高效化愈发重视,我国客车企业有望依托在这些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开辟客车出口新赛道。多位业内人士提醒,我国客车企业应深刻认识海外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应根据市场变化及企业自身情况及时调整出口策略,稳步走好走深出海之路。客车企业要在市场拓展上下足功夫,加强产业链合作,深入挖潜国内外市场需求和用车习惯,针对性开展产品研发和推广,更好服务公众出行。

编辑:郑敏慧

责编:

审核:闫新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