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海事职业教育的重要阵地,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未来将继续立足海洋强国战略需求,以特色发展为引擎,以产教融合为抓手,奋力打造海事职业教育新高地。
第一,锚定立德树人根本,筑牢思政育人“海事底色”。学校将践行新时代育人使命,把思政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链条。构建“航海精神+红色文化”特色思政体系,开发《海上丝绸之路》《中国航海史》等校本课程,以郑和航海文化、丝路文化涵养学生家国情怀。深化“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改革,打造“海上思政课堂”,依托校船“育新”轮、航海数字仿真中心等载体,将实践教学与职业精神培育深度融合。强化“五育并举”,增设航海体育、船舶美学等特色通识课程,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海事工匠”。
第二,深耕产教融合主线,锻造服务产业“硬核实力”。学校将聚焦航运产业升级需求,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精准对接智慧港口、绿色船舶等新兴领域,动态优化六大专业群,建设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深化校企协同育人,与行业龙头共建产业学院,推广“校中厂”“厂中校”模式,实现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零距离”。打造“政行企校”协同创新联合体,联合攻关船舶新能源技术、智能航海装备等“卡脖子”难题,助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第三,聚力数字化转型,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学校将积极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全面推进教学变革。建设“数字孪生海事校园”,升级航海数字仿真中心、轮机AR实训系统等数字化平台,大力开发虚拟仿真“金课”,实现“云端教学、实境操船”融合。构建“大数据+精准育人”模式,依托智慧教学平台动态分析学情,为学生定制个性化成长路径,培育教师数字素养,实施“教学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双师+数字”复合型教师团队。
第四,强化国际开放办学,擦亮职教出海“中国名片”。学校将继续积极响应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加速推进国际化进程。与巴拿马国家海事局、巴拿马国际海事大学、挪威船级社、丹麦马士基、荷兰海事大学等国际知名机构或大学开展合作,开发国际通用课程体系。积极承接“中国—东盟交通职业教育联盟”等国家项目,为东盟国家海事技术人才。探索“中文+航海技能”海外办学模式,办好阿联酋阿布扎比“郑和学院”。
第五,扎根区域发展土壤,打造校地共生“示范样板”。学校将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对接江苏“向海发展”布局,为沿海港口输送技术骨干。建设“沿江船舶产业智库”,联合地方政府打造船舶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助力南通、泰州等船舶工业集群升级。成立“乡村振兴海事服务站”,开发内河航运、水产物流等培训项目,赋能县域经济“蓝色增长”。
编辑:胖雨珊
责编:
审核:梁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