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下午,以“创新驱动·数智赋能”为主题的2025城市低空运营交流对接活动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活动由湖南省低空经济协会主办,湖南智航飞购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深圳市无人机协会等单位承办,汇聚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原遥感所所长童庆禧,
院士专家聚智:解码低空经济发展核心逻辑
作为活动的核心环节,院士专家的主旨分享为低空经济发展指明方向。童庆禧提出,低空经济将实现三大方式转变:从“管制”到“普惠”的公共服务范式、从“被动”到“韧性”的城市治理范式、从“拥堵”到“立体”的绿色生活范式,有望让偏远地区公共服务效率提升60%以上。
杨金才则带来全球视野的解读,他指出,2025年是低空经济“发展落地之年”,中国民用无人机已占据全球74%消费级、55%工业级市场份额,专利申请量全球占比超75%。湖南80%的山地、丘陵地形适配各类航空器运营,有望从“全国低空改革试点省”升级为“全国低空经济第一省”。
中国信息协会低空经济分会副会长王先锋则厘清了低空经济的核心内涵,强调其本质是“依托低空航空飞行活动带动相关产业创新和场景应用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并提出“先载货后载人、先隔离后融合、先远郊后城区”的发展原则,为行业规范发展划定关键准则。
湖南先行实践:从改革试点到场景落地
作为全国首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湖南的低空经济发展成果成为现场关注的焦点。湖南已构建“1+13+N”通用机场骨架网,规划7000余个直升机起降点,建成全国首个全省覆盖的低空监视网,实现100%监视覆盖率;《湖南省通用航空条例》等十二项“全国首创”改革成果落地,长株潭低空协同管理试点稳步推进,长沙坪塘通用机场开工建设,为产业发展夯实基建基础。
本土标杆企业湖南智航飞购科技有限公司的实践更是成为“低空经济落地见效”的鲜活样本。该公司首创“无人机+即时零售+即时配送”物联网新业态,在长沙县建成12条常态化运营航线,覆盖核心商圈与大型社区,累计安全运营超120条航线且保持“零事故率”;其自主研发的数字化运营平台、城市低空物流管理沙盘,将低空经济从“高精尖”科技转化为触手可及的民生服务。

产业协同发力:签约揭牌+项目发布激活发展动能
活动现场还迎来多项产业协同成果落地:智航飞购与上海诺享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沅江市政府、郴州自贸投资集团等6家单位完成签约,涵盖低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点用低空D20新基建合规中心”正式揭牌,将为低空经济新基建提供合规性指引,填补行业规范空白。
备受瞩目的是,智航飞购发布“城乡低空驿站”低空新基建项目,提出借鉴土地开发逻辑的“一二三级开发架构”——一级开发资源(通图、通网、通数、平码)、二级开发场景、三级开发数据,构建覆盖城乡的低空基础设施网络。该项目创新“六个一”建设模式(一位一码、一城一图、一场一人等),打造模块化起降设施(占地仅20平方米即可实现双机位运行)和低空垂起降设施调度系统,聚焦物流配送、政务巡检、低空文旅等六大场景,选址覆盖院区、景区、园区等六大区域,分级建设四级起降设施,真正实现“让无人机飞得起来、落得下去、飞得高效”。

万亿蓝海启航:低空经济成湖南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本次活动搭建了政、产、学、研、用深度对接的平台,既凝聚了“协同、实效、安全”的行业共识,也为低空经济商业化运营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3.5万亿-5万亿,而湖南正凭借改革先发优势、场景落地能力和产业协同生态,加速抢占这一万亿级赛道。
下一步,湖南将持续强化政策供给,完善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让低空经济真正成为驱动城市发展、惠及百姓生活的强劲引擎。
编辑:袁东伟
责编:张梦怡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