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会建言看低空经济 ——安全筑基、技术攻坚、场景突围与区域竞速

2025-03-18 13:35:46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姚锋 周向阳 -标准+

在2025年全国两会众多关乎国计民生的议题中,低空经济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本报收集各类权威信息,对相关提案议案进行细致梳理,从以下四个方面探寻低空经济当前发力重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飞行安全监管规范迫在眉睫

安全是低空经济的生命线,夯筑低空经济的安全发展基石,是两会代表委员议题的重中之重。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专职总师单晓明认为,低空立体交通管理和低空安全管理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她建议,按行政区域将低空立体交通授权给地方政府管理,选取低空空域管理基础较好的省份试点,在部分地级市先行试点,积累经验后再推广至全国。

湖南作为全国首个全域低空管理改革试点省份,空域利用率还不高、监管平台有待完善。湖南代表团全团建议,支持湖南省低空空域精细化管理,推动实现军事、民用运输、通航等各类飞行活动融合共享飞行,支持相关数据接入长沙服务站以实现有人机、无人机低空监视全覆盖、全监管,进一步明晰低空监管职责。

安全风险随着飞行密度增加而激增。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所长张成伟建议,尽快出台低空安全相关的标准体系,设立低空安全产业重大专项,并制定“低空安全验证试验基地”专项支持政策。

全国人大代表、中航工业试飞中心党委书记符德从技术层面提出解决方案。他建议以试验试飞为切入点,从规范低空飞行器适航认证管理、完善低空空域管控体系两个方面,强化低空经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中国民用航空局统计,2024年我国新增实名登记无人机超110万架,飞行时长同比增长15%,但“黑飞”、空域冲突等隐患渐显。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总飞行师刘传健指出,无人机飞行需要一套从适航审定、航路规划到实时监管的全流程体系,建议构建政府主导的监控系统,推动跨区域标准统一。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公安司法鉴定中心主任吴微微则强调数据共享的重要性,呼吁合理开放无人机实名登记、飞行动态等数据,并强化数据管理,确保数据合法合规使用。

技术装备核心瓶颈有待突破

低空经济要实现规模化商用,离不开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新型基础设施的支撑。在这条正在加速的赛道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重庆公司董事长夏泳指出,当前低空经济面临“网联化”能力不足的挑战,他认为综合运用5G-A、物联网等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可进一步推动实现规模化商用,建议建立低空技术标准体系,构建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

低空经济实现产业化、商业化、规模化运营,关键在于国家层面规划建设低空飞行运营的“全国一张网”,这一观点来自全国人大代表、西安科为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周曙光。他建议,要像重视地面高速公路网建设一样,重视低空立体交通网建设,依托全国19万公里高速路网,打造覆盖90%人口的“智能低空天路”。

全国人大代表、中航工业特种所研究员田俊霞聚焦装备技术突破。她指出,复杂环境自主飞行、智能集群作业等技术是低空装备的核心瓶颈,建议加速攻克复杂环境自主飞行、智能集群作业等低空装备关键技术,规范低空装备设计、制造、运行等全方位适航要求,加快推进低空装备适航标准发展。

目前,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还没有统一的驾驶员资质认证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低空安全和专业人才供给。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就此建议,建立eVTOL航空器驾驶员分类分级认证体系,制定和完善驾驶员资质和培训管理要求,新增驾照类别等级,并帮助航空器制造商制定培训大纲和规范。

应用场景加快规模化应用

没有应用场景落地,低空经济就难以产生效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在洪涝、地震等灾害“孤岛救援”救援场景中,以无人机为主的低空应急设备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理工大学副校长金双根建议,借发展低空经济的契机,构建“一网四层”社会免疫系统,通过融合多种技术,实现厘米级监测,提升灾情推演准确率、救援时效,缩短灾后恢复周期。

物流配送被视为低空经济的“蓝海”。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航空物流分会统计,2024年我国新开低空物流航线超过140条。截至2024年年底,美团无人机已累计配送订单超45万单。顺丰首个“空地协同”智慧物流运营中心已在深圳启用,日均处理快递可超2000票,已实现商业化盈利。

而这些还只是一个开始。田俊霞代表提出,应积极开展无人机城际物流运输和末端配送应用示范,建设“水、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等示范应用项目,培育商务出行、空中摆渡、私人包机等载人空中交通新业态。全国政协委员、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高级顾问张萍呼吁,加快低空经济发展并使其融入大众生活,做到普通人买得起、用得上。

文旅领域同样潜力巨大。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朱鼎健建议,深港联动打造“湾区低空经济文旅品牌”,选取应用场景试点并推广。

区域示范各地抢滩市场

除了已在低空经济领域先行先试的北上广深、长三角等区域,全国众多省市正结合自身优势,争当低空经济示范先锋。今年全国两会上,众多代表委员不遗余力地为各地发展低空经济鼓与呼。

全国人大代表、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认为,湖北通航年飞行小时数长期位居中部第一,在推进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发展上具有先天优势。他建议国家在空域使用、基础设施、服务保障和经费保障等四个方面给予湖北重点支持,包括支持湖北打造军地民空域协同管理体系,将武汉、荆门等城市纳入国家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试点等。

住渝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支持重庆打造低空经济示范区。重庆在低空经济要素资源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联名提案呼吁从加大低空空域资源供给、推动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试点、支持研究制定低空经济行业与地方标准、支持低空科技研发创新等方面,积极支持重庆打造低空经济示范区。

河南省已提出要瞄准卫星及应用、低空经济等,抓好鹤壁卫星、安阳无人机产业园建设,培育壮大未来空间产业。全国政协委员、中航工业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科技委委员羊毅提出,全国交通枢纽地位决定了河南拥有大量的客运和货运需求,低空飞行器城际、省际飞行可以对现有的运输交通方式进行有效补充,河南应利用交通枢纽地位和文旅资源,发展低空城际交通与旅游。

全国人大代表、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质量中心主任工程师谢延翠建议,在黑龙江打造低空经济发展的示范区,为黑龙江省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奠定基础、积累经验,进而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复制的成功模式。

低空经济在西北地区同样潜力巨大。宁夏气候干燥、空域广阔,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马秀珍建议,支持宁夏创建全国低空经济融合示范区,融入国家整体布局;在宁夏设立中试基地,助力科技创新;推动国家低空物流试点项目落地,探索建立低空物流网络。张萍委员认为,甘肃地广人稀、旅游资源丰富,可整合研究人员、专项资金、基础设施建设和上层政策等要素,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编辑:周向阳

责编:

审核:姚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