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近年来城市客运行业客流下降、公交企业经营困难等现状,江苏省南京江宁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江宁公交)着眼现有资源,寻找突破点,将可塑性强的自有公交场站作为加快推进多元化发展、实现“副业反哺主业”的突破口之一,通过场站资源挖掘、功能延展、人才培养,走出一条“场站+N”多元化发展之路。
资源整合利用 拓展经营业态
公交场站是支撑公交运营的基础性设施,具有布局广泛、数量充足、区位优势明显等特点,多元化发展前景广阔。江宁公交深入开展既有场站资源整合利用,不断拓展经营业态,提升经营效益。
公交场站综合开发利用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缓解企业经营压力、提升公交服务品质。基于此,江宁公交把目光放在利用空间资源招商招租上,通过业态叠加拓展综合服务功能。经过梳理及调研,结合公交场站周边现状,江宁公交先后完成西部枢纽中心综合楼、东部停保场加气加氢站、中粮祥云场站、江宁客运站等项目招商招租。其中,西部枢纽中心综合楼租赁用于开设连锁酒店,东部停保场加气加氢站用于加氢站建设,江宁客运站综合楼用于体育运动场馆及相关配套零售,中粮祥云场站用于汽车服务与台球活动。
在推进重点场站建设的同时,江宁公交积极探索“光储充用放”微电网项目,拟建设成为推进新能源开发、践行清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示范样板。江宁公交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光储充用放”微电网已形成初步思路,将采用互利双赢的模式与南瑞继保、华能集团、国家电网、特来电等具有专业资质的企业合作,在江宁公交东部停保场建设光储充公交微电网示范站,融合分布式光伏、储能、电动汽车充放电站,搭建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微电网系统。项目建成投用后预计光伏每年节约电费约28万元,储能每年收益约32万元,充电每年收益约35万元,每年减少二氧化碳约7500吨。
“场站+N”新业态发展,人才培育孵化是抓手。2024年,在聚焦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江宁公交组织三期青年职工座谈会,做深做细引才育才用才措施,为各分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为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江宁公交定期开展员工培训,通过系列课程、内部研讨、经验交流等方式激发员工学习积极性,并鼓励员工考取与公司发展相关的资格证书。
延伸场站功能 提升“造血”能力
如何用好公共交通场站资源,充分发挥城市核心区公交场站的经济价值,许多城市在场站综合开发上走出了不同路径。但场站建设用地不足、资金短缺、项目推进难度大等问题,成为众多城市公交发展的短板。江宁公交场站的空间利用还需进一步发挥,“场站+N”推进发展中还面临土地开发空间有限、建设运营投入较大、场站业态较为单一等问题。
目前,江宁公交现有的公交场站土地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除江宁区公共自行车服务中心暨公共停车场、西部枢纽中心、东部停保场外,其他79座公交场站均采取平铺模式建设。江宁公交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后期规划中,江宁公交将再次盘点现有公交场站,从场站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地块条件、土地价格等方面综合考虑,改变原有单一传统功能,加强场站资源立体开发和复合利用。以东部公交停保场项目为例,江宁公交拟构思引进新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广泛招商引资,丰富商贸、居住、办公功能,朝着“场站+写字楼”“场站+商业综合体”“场站+物业”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发展。
在后续场站的开发建设中,江宁公交将以商贸、物流等业态为主,配合充电桩、光伏发电、洗车、汽修等多种类业态,提升“造血”能力,获取稳定收益。同时,江宁公交将延伸场站功能,主要从老旧场站改造和新场站开发两个方面着手,实现从“单一”到“个性”转变。其中,在条件允许的老旧公交场站增加屋顶花园、户外咖啡、文创产品等业态,着力打造高品质、高颜值公交场站,还可对外招租,增加收益。
编辑:刘文超
责编:
审核:闫新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