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车辆加快应用车网互动:能源更高效 产业更融合

2025-04-30 09:57:26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记者 王慧欣 -标准+

近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目标,部署了8个方面25项重点任务。其中,明确提出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网与能源网协同互动,大力推广智能化充电设施和车网互动技术,将车网互动纳入电力需求侧管理,与电力市场建设统筹推进。

车网互动(V2G,Vehicle-to-Grid)是指通过充电桩,实现新能源汽车与电网双向充放电。在用电低谷时,新能源汽车有序充电;在用电高峰时,车辆可将电池中的电能反向“放”给电网,提供电力支持。车网互动技术不仅能提升电网稳定性,还能有效缓解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发展带来的用电负荷压力,助力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

综合能源公交场站化身“微电网”

“城市公交车从车辆特点、使用规律、组织模式等方面来看,发展车网互动具备一定的优势。”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成介绍,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进城市公交电动化,为车网互动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方面,纯电动公交车保有量大、动力电池搭载量大,以常规10米公交车为例,动力电池带电量约200—300度,远大于电动出租汽车和城市物流车。其次,公交车的使用高峰期与电网的需求高峰期可以错开,公交车在完成高峰期的运输服务后,有条件参与车网互动。例如,根据浙江电网等机构开展的《面向规模化电动汽车接入的城市电网调度技术研究》分析结果,公交车使用规律与电网调峰耦合性较高,浙江电价在9时至11时最高,这也是电网对车网互动需求最大的时段,而此时公交车已完成早高峰运输任务,部分车辆在场站停放,具备为电网反向送电的潜力。

此外,多数城市公交车由大型国有企业运营,许多企业自建充电站,可以通过自身调度和充电管理,对车辆发车、充电排班和电网放电统一组织,更高效率开展车网互动。记者了解发现,目前,重庆、江苏无锡、湖北襄阳等多地公交企业已建设“光储充放”一体化微电网示范站,探索车网互动在公交领域的应用。

在重庆市福佑路公交站场,83.7kWp(千瓦峰值)光伏板在车棚顶棚蜿蜒铺展,8台V2G充电桩、41根常规充电桩与100千瓦时储能系统,共同构成智慧能源网络。这是重庆公交于2022年建成的光储充放能源管理综合示范站。

“该示范站以‘重点保障公交、错时服务社会’为主,目前已通过V2G功能、光伏发电功能、储能功能和系统微网循环测试,开展商业化运行。”重庆驿满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运营中心主任王利鹏介绍,福佑路公交站场主要为6条公交线路提供始发站发车服务,站点日均进站乘客量约1000人次,同时为约155辆公交车提供夜停服务,根据电网需求由现场站务人员操作放电。2023年7月,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与重庆公交联合在福佑路光储充放能源管理综合示范站开展V2G公交车放电上网测试,成功将“藏电于车”和“反向电网送电”形成真实场景,构建“虚拟电网”。正式运营以来,该站累计光伏发电约12.2万度、充电约170万度、放电约0.5万度。

重卡充换电站转型能源枢纽

在重卡领域,重卡充换电站与城市能源网正加速融合。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确定了首批9个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和30个试点项目。其中,启源芯动力“晋城市城区耿窑社区充换电一体站车网互动V2G项目”“上海市重卡充换电站V2G城市组网试点项目”入选。

启源芯动力电力市场业务负责人苏涛介绍,该企业目前已在全国投建超1000座重卡充换电站,其中20余座充换电站已经升级V2G功能,布局覆盖钢材、煤炭、渣土运输、港口集卡等高频换电场景和中长途干线运输。以上海宝山联水路重卡充换电站为例,当电动重卡夜间停运时,启源芯动力自研的CTB车储共用电池可作为分布式储能单元进行供电;白天用电高峰时段,充换电站又能优先保障新能源电动重卡补电需求,形成“削峰填谷”的良性循环。

“目前受限于缺乏政策标准、计价标准不明确等因素,实际开放V2G功能的充换电站并不多。一旦相关政策及行业标准明确,未来,启源芯动力的重卡充换电站不仅是电动重卡的能量补给站,更是电网的柔性调节器,通过‘车储共用电池+虚拟电厂’的模式,为高密度负荷城市提供零新增占地、零额外投资的低碳储能解决方案。”苏涛说。

加快完善软硬件基础条件

尽管车网互动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但在实际推广过程中仍面临车网互动技术体系和应用方案尚不成熟、关键技术标准尚不完善、充电峰谷分时电价覆盖不全、充换电设施互动水平不高等挑战。

李成建议,对相关运营企业参与车网互动给予更大的政策支持,包括鼓励公交企业依托自身车辆和充电站资源,以“聚合商”身份进入电力现货市场或辅助服务市场,获取电费差价、调峰服务等收益。同时,建议城市公交等运营企业尽快完善参与车网互动的软硬件基础条件,包括与车辆和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沟通放开放电功能,在公交场站配置光伏发电设施和储能电池,减少频繁充放电对电池的影响;升级智能管理系统,优化公交排班与充放电计划,减少车网互动对正常公交运营服务的影响等。

苏涛介绍,双向充放电会在一定程度上损耗动力电池性能,未来能否实现损耗与放电收益的平衡,是车网互动大规模应用的关键。“在重卡领域,从目前来看市场主推的车电分离模式,因动力电池所有权归属运营商,车队方参与V2G放电的顾虑较少。此外,运营商与车队方形成良好的市场引导机制、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能够有效增加车队方参与双向放电的积极性。”苏涛说。

多位受访者建议,相关装备制造企业应加快长寿命动力电池等技术研发,减少车网互动对车辆寿命的影响,特别是统一车辆参与电网互动的相关数据接口标准,方便车辆运营者更好参与车网互动。

编辑:王慧欣

责编: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