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苏嘉甬高铁苏虞特大桥阳澄湖段首个墩身浇筑成功

2025-05-07 11:21:40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岑林震 王昊 -标准+

5月5日凌晨4点,由中铁四局承建的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苏州北代建段项目苏虞特大桥阳澄湖段首个墩身顺利完成混凝土浇筑。此次浇筑的95号墩身位于阳澄湖东湖区边缘作业带,高18米,设计混凝土方量223立方米,标志着项目阳澄湖水中墩施工正式拉开序幕,为后续连续梁架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0505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苏州北代建段项目苏虞特大桥湖内首个墩身浇筑成功 (2).jpg

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通苏嘉甬高铁)正线全长300.95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中铁四局承建的苏州北代建段正线全长21.848公里,涵盖桥梁、轨道等工程。其中,位于阳澄湖国家级生态保护区内的苏虞特大桥全长9.22公里,需浇筑墩身581根,是全线控制性工程之一。因施工区域紧邻生态红线,环保要求极为严苛,需确保水体、鱼类栖息地及周边植被“零污染”。同时,湖区地质条件复杂,流塑状淤泥质土层厚达15米,承载力极低,且受季节性水位波动影响显著,作业面稳定性控制难度大;此外,墩身施工需在有限空间内完成大型设备调度,既要保障进度,又需避免对湖区景观造成破坏。

针对上述难点,项目团队创新采用“钢围堰筑岛”的工艺,通过精准计算优化围堰尺寸,分层填筑砂石形成稳定作业平台,并利用“内支撑+外加固”体系提升围堰抗变形能力。针对软土地基,采用“换填固化”工艺增强基底承载力,结合智能化沉降监测系统实时调整施工参数,确保墩身结构精准就位。为降低生态影响,施工中全面应用泥浆循环分离系统,实现泥浆“零外排”,并设置双层防渗帷幕隔绝污染物渗透;同时,通过错峰作业、限制设备噪音等措施,最大限度保护阳澄湖水生环境。

在浇筑实施阶段,项目部提前运用BIM技术对钢围堰安装、模板拼装等工序进行三维模拟,优化施工流程。浇筑过程中,项目总工带队驻守现场,技术团队24小时轮班监控混凝土入模温度、振捣密实度等关键指标,依托智能化温控系统动态调节养护条件,有效避免裂缝产生。

0505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苏州北代建段项目苏虞特大桥湖内首个墩身浇筑成功 (1).jpg

此次95号墩身的成功浇筑,不仅为后续208个水中墩施工提供了标准化作业样板,更验证了复杂生态敏感区高铁桥梁绿色建造技术的可行性。作为长三角一体化重点工程,南通至宁波高铁建成后,南通至宁波通行时间将缩短至1小时,进一步织密“轨道上的长三角”网络,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编辑:李雨青

责编:李玲

审核:卫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