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延续加速公交换“新”

2025-05-14 10:34:33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记者 郑敏慧 -标准+

500辆纯电动微循环公交车在北京投用,96辆纯电动公交车在四川内江交付……近期,一批批崭新的新能源公交车在多地陆续上岗,一辆辆换“电”新能源公交车历经重重考验再次投运,为公众带来安全、舒适、高效的出行体验。继今年3月三部委联合发布《2025年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实施细则》(简称《实施细则》)以来,各地陆续出台配套政策,通过加大补贴额度、优化申领流程等举措,因地制宜推动新能源公交车更新升级。各地公交企业与客车制造、动力电池生产等企业合作密切,持续推动新能源公交车整体性能升级,助力城市公共交通迈向绿色低碳、智能高效新阶段。

因城施策细化落实

“与去年相比,今年《实施细则》发布时间更早,补贴力度更大,每辆车平均补贴从6万元增至8万元,同时保持政策延续性,强调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确定补贴标准。”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成介绍,2024年下半年以来,在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等多重利好政策推动下,我国新能源客车销量增长显著,预计今年更新补贴政策对新能源客车市场拉动作用将更加明显。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江苏、湖北、广西等20多个省(区、市)公布2025年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的具体举措,其中不少省份结合自身实际提高了补贴标准。“在湖北,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补贴标准较去年有提升,并且车型越长增幅越大。”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研究会学术部主任蔡少渠介绍,今年,湖北更新7米以下(含)车型每辆补贴8.5万元,更新7米—13米(含)车型每辆补贴10.5万元,更新13米以上车型每辆补贴13.5万元。

同时,各地高度重视更新补贴政策的跨年度衔接,依托《实施细则》进一步细化完善补贴标准及申报流程,动态掌握各地车辆更新进度、补贴资金发放等情况。“广西支持符合条件的公交企业跨年度申报补贴资金。对2024年已提交补贴资金申请但未拨付资金的,经审核通过后按2025年度细则明确的标准执行。2024年,对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仅取得部分证明材料,并于今年6月30日前取得所有证明材料,经申请并审核通过后纳入2025年政策支持范围;对更换动力电池,已签订更换合同但未完成更换和验收的,经申请并审核通过后纳入2025年度政策支持范围。”广西道路运输发展中心城市客运科科长文婧介绍,今年,广西依托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新增线上办理渠道,进一步优化申请、审批流程,提高审核效率、加快资金拨付,让更多公交企业享受到补贴政策。

此外,《实施细则》鼓励结合客流变化、城市公交行业发展等情况,合理选择更换的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辆车长类型。多地在落实细化补贴政策中,真金白银支持引入低地板及地入口车型。“近年来,广西高度重视‘一老一小’出行,鼓励公交企业投用低地板、地入口公交车,助力城市公交无障碍出行。”文婧告诉记者,今年,广西在每辆更新补贴10万元基础上,对更新低地板及低入口车型每辆额外补贴2万元。在甘肃,新能源城市公交车更新补贴按车长分为4档,其中8米(含)以上低地板低入口新能源城市公交车,每辆额外补贴3万元。

“随着城市发展不断加速,人口老龄化、乘客出行需求逐渐多样化和个性化,公众更加重视公交出行效率、乘坐舒适度和便利性。”宇通客车产品管理部部长张同秋认为,这需要配备更加灵活、便捷的公交车型,实现包括老人、孩童在内的全龄友好。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各地“以旧换新”政策深入推进,政策红利将继续释放,城市公交有望掀起新一轮绿色低碳化、适老人性化、小型精品化、智能网联化升级热潮。

协同换“电”降本增效

在新能源公交车更新升级中,针对车况良好仅动力电池性能不佳情况,很多公交企业更愿意选择更新动力电池,在实现车辆正常运营前提下,可有效减少企业投入成本。“2024年,我们共为509辆新能源公交车更换了动力电池,车辆运营效率明显提升。”十堰公交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批公交车换“电”后,仅2024年三季度,使用成本同比减少300余万元。

“我们已参与广东、湖北等4省7个城市的整车换‘电’项目,为约1000辆车更新动力电池。”广州公交集团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换“电”后新能源公交车续航里程可提升70%—140%,同时能耗大幅下降。数据显示,更换新车比更换动力电池年均成本高出70%,以比亚迪K8车型为例,更换动力电池按使用3年均摊成本,每年约6.8万元,更换新车按使用10年均摊成本,每年约10.9万元,且采购新车一次性投入资金较多。

更换动力电池后如何保障车辆运行安全?2024年,八部委联合发布公告,明确了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动力电池更换的相关要求,提出用于更换的动力电池性能、更换动力电池后的整车性能应满足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动力电池更换对专业技术要求高,必须具备拆解动力电池的能力和资质。”沧州公交、十堰公交、广州公交等多家公交企业的技术人员认为,这要求新电池包设计要与车辆原控制系统精准匹配,确保同车辆原有“三电”系统无缝衔接,同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这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公交企业、动力电池供应商、车辆质保单位等多方密切合作完成。

据了解,沧州公交早在2022年就针对动力电池性能衰减、动力电池和车型匹配等问题,联合客车企业、动力电池供应商等开展专项技术研讨,为批量动力电池更换奠定了基础。“去年完成招标后,沧州公交会同供应商对3个换“电”车型进行样车试制,完成电池拆卸、新电池安装、系统联调全流程测试。通过反复验证,优化安装工艺细节10余处,制定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为后续批量更新节省50%调试时间。”沧州公交集团技术科科长白义栋告诉记者,沧州公交专门制定涵盖安全防护、电池吊装等环节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引入数字化验收系统,通过关键指标自动检测,提高验收效率,保障施工质量。

在换“电”后,车辆成功通过多轮验证,才能再次上岗。多家公交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依托车辆监控、电池管理等智能化系统,企业可实时监测动力电池及车辆运行状况,通过数据挖掘分析特点规律,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预警处理,以保障运营安全。此外,李成透露,近几年更新的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运行数据已积累在行业管理部门及运营企业相关平台,可详细掌握车辆及动力电池运行状态,为后续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

柯鹏 吴德波 刘芃麟 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郑敏慧

责编: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