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航空+汽车嘉年华”在弥勒机场盛大启幕。活动吸引上百名参与者到现场,这场持续8小时的活动不仅创下单日破万元营收记录,更标志着弥勒机场正式形成“地面活动引流、低空经济增值”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省内通用机场创新发展提供经验。
据介绍,为破解通用机场停飞期长、经营成本高等难题,云南弥勒机场积极响应民航局《关于开展2025年“民航服务提振消费年”主题活动的通知》,结合云南机场集团降本增效、开源节流号召,以“低空游+地面活动”跨界融合模式破局突围。
因地施策破解通用机场经营难题
面对通用机场年均停飞期长、设施利用率不足的行业困境,弥勒机场创新构建“低空经济+地面活动”双轮驱动模式。机场拥有1500米跑道、10个停机位及配套设施,其开阔的土地优势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天然条件。除深耕航空科普研学、企业团建等地面活动外,机场充分利用闲置场地,将其转化为非航活动区域,在无飞行隙期,引入各类非航体验项目。此次嘉年华活动特别设计非航活动流动区域、游客休息区、产品展示区等,通过提前1个月的方案对接,既保障现场航空器安全停放,又满足非航活动需求,开创省内通用机场复合利用先例。
多方协同跨界联动激活通航+产业链
本次活动,机场携手主办方组建活动保障专班,建立多方沟通协调机制,针对可能会出现的突发事件等安全风险制定应急预案,并结合方案提前演练活动现场,及时补漏,最终实现活动现场“零事故”。活动现场吸引了弥勒湖泉酒店、烟草公司及汽车集市商家等到现场推广宣传,也有弥勒当地农产品销售商展示弥勒葡萄、红糖等特色产品,带动农产品销售和宣传。这种“机场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既降低活动成本,又形成多方共赢的生态链。此外,机场还与周边景区如东风韵景区等联动,为游客提供多元化的旅游选择体验。
创新模式释放经济价值潜能
本次活动实现三重突破:一是经济收益层面,通过场地租赁、商业合作等多元渠道创收,单日综合收入首次突破万元;二是品牌价值层面,“航空+汽车”跨界IP吸引省内外多家自媒体直播报道,并获得活动圈内人员点赞;三是先行提振航空服务消费,弥勒机场通过创新多业态发展,已形成可复用的通用机场非航活动经验,包含航空科普农业研学、低空观光、汽车试驾活动等方案。据测算,该模式将实现非航空性收入超过航空性收入,同时解决通用机场“停飞期”创收难等问题,通过地面活动还能拉动体验飞行等低空经济,也为当地文旅经济做贡献。
未来,机场将深化“航空+文旅+商业”融合发展,为低空经济发展贡献“弥勒方案”。随着云南低空经济产业园在弥勒落地,机场将与高校、企业合作,推动无人机产业发展,同时,机场将进一步拓展与周边景区的合作,开发低空旅游线路,如从机场起飞俯瞰葡萄园等,为游客带来全新的体验。弥勒机场正以创新的模式和开放的姿态,在通用机场发展的道路上展翅翱翔。
编辑:李思远
责编:李思远
审核:姚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