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生态 激发创新 引导汽车行业健康有序竞争

2025-08-07 16:20:55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文超 -标准+

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陷入了严重的“内卷”竞争。无序价格战、同质化产品、营销过度等现象层出不穷,不仅消耗了企业资源,也削弱了汽车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主动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内卷式”竞争。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加大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切实保障消费者根本利益,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多方协同整治“内卷”

中国汽车市场近年来竞争激烈,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使得传统车企与新势力车企纷纷加入价格战,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率下降。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数据显示,1—6月全国汽车行业收入5.09万亿元,同比增长8%;利润2444亿元,同比增长3.6%。行业利润率为4.8%,较1—5月的4.3%已回升0.5个百分点,但仍低于下游工业企业5.7%的利润率平均水平。

在智能化、电动化的大趋势下,许多车企的产品缺乏差异化。例如,几乎所有新能源车型都强调“大屏”“智能驾驶”“长续航”,但核心技术突破有限,导致消费者难以感知品牌间的真正差异。车企在广告、渠道、促销上的投入不断攀升,但转化率并未同步增长。部分企业甚至依赖“烧钱”模式维持市场热度,而非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

面对行业“内卷”的严峻形势,国家管理部门及行业协会今年以来陆续发布倡议、召开会议。5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反对“内卷式”竞争,呼吁维护公平竞争秩序。7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非理性竞争问题,明确提出要“坚持远近结合、综合施策,切实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7月17日,中央第四指导组对“综合整治新能源汽车行业非理性竞争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座谈。7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召开新能源汽车行业座谈会,部署进一步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工作。

7月28日,2025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座谈会召开,提出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成效,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以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指出,此次整治不同于简单行政干预,而是通过建立市场化退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预计政策实施后,行业可能经历短期阵痛,但有利于建立良性竞争生态。

车企纷纷表态积极响应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2025年7月降价车型为17款,较2024年同期的23款有所减少。6月,我国汽车行业利润率回升至6.9%,显示市场正逐步回归理性。

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挂牌成立。“坚决杜绝行业和产业链上低质低价无序内卷。”7月30日,在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后的首次媒体沟通会上,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叶沛表示。

随着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成立,我国形成了中国一汽、东风公司、中国长安汽车三大央企汽车集团的格局。“这有助于我国打造全球一流汽车集团,进一步提升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全球横向对比来看,我国汽车行业集中度偏低,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有助于推动市场集中度提升,对于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发展具有强大牵引作用。”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政研咨询中心副总工程师朱云尧认为。

“‘内卷’源于新旧动能转换中的供需矛盾,导致竞争态势恶化。”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表示,“反内卷”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等头部车企一方面要承担社会责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行业管理部门的要求,避免不正当竞争;另一方面,企业要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促进形成更健康的产业生态。

车企纷纷在这场“反内卷”行动中积极响应。比亚迪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严格遵从公平竞争原则,依法依规开展经营活动,坚持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提高技术、产品和服务的综合竞争力。“以牺牲价值作为价格战的前提是不可取的,应该在对应的价格里给消费者创造最优的价值。”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李学用表示,奇瑞通过细分品类打造对应的用户群所需要的产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谭本宏表示,集团坚决反对无序的“价格战”,倡导良性竞争的行业发展价值观,严格落实供应商60天账期、规范定价管理、规范产品和品牌宣传,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

从“卷低价”转向“卷价值”

我国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的根本问题是车企对“用户”这一核心资源的争夺,由多维因素引发,包括经济环境状态、市场参与者、市场格局等。

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认为,价格战的背后,实质上反映出我国汽车行业集中度偏低的现实。目前中国汽车企业数量超过100家,而欧美、日本等发达汽车市场的车企数量通常不超过10家。要推动我国汽车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高行业集中度成为当务之急。

“推动汽车行业‘反内卷’,需要管理部门、行业、企业及用户协同努力。”朱云尧建议从政府管理、市场扩容、企业转型、龙头表率、用户引导5个方面入手。政府管理方面,应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提升技术标准要求、强化准入与召回,进一步加大质量问题曝光力度、加强行业乱象综合治理。市场扩容方面,加强支持政策供给,稳定国内市场、扩大海外市场,开拓新型消费场景。企业转型方面,应加强技术研发投入,打造差异化产品并持续提升产品质量,构建新型商业模式。龙头表率方面,汽车龙头企业具备规模与成本优势,应做好“反内卷”表率,牵头构建良好产业生态。用户引导方面,开展公益知识宣传、强化产品质量意识、注重企业和品牌形象。

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正在转型,“出海”也成为车企破解“内卷”的重要抓手。202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量达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取得亮眼成绩。不少车企表示,中国汽车产业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出口贸易,而是通过技术输出、本地化运营深耕海外市场,在全球价值链中寻找新空间。专家同时提醒,下一步全球化发展中,不能简单复制国内模式,必须探索适配路径。

随着行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加速向头部集中,以及市场自我修复与政策引导的双重推动,车企间的竞争将逐步从“卷低价”转向“卷价值”,重心回归到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最严重的‘内卷’时期已过去,但完全消除还需要时间。”纪雪洪直言。

编辑:刘文超

责编:何宇

审核:闫新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