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复兴号迎着热浪奔驰在广袤大地上,慢火车悠悠驶过山间村落,无论“快”“慢”,车厢里都是一片清凉。
高铁“冷”知识
高铁相对封闭,主要依靠空调调节温度、对外部进行空气流通,夏季,车厢内温度基本恒定在24至26摄氏度。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列车运行中,首先,要“开空调”,高铁通电时,空调会自动开启工作;然后,是“调温度”,复兴号动车组通过空调监控页面、空调控制旋钮设置车厢温度,和谐号动车组通过空调控制旋钮设置车厢温度;最后,是“稳运行”,保持运行全程车厢温度基本恒定。
动车组的每个车厢都装有灵敏的温度传感器,能够实时采集车厢温度,如温度过高或过低,能够自动调节。
每到夏日,随车机械师还会持点温枪上岗,在车厢内巡视,测试盯控空调温度,结合旅客上座率和特殊旅客需求灵活调整。
列车“下班”后,另有一群铁路人给空调“做保养”。
第一步,“洗澡”。列车高速运行期间,不可避免会把一些杂物和污渍吸入散热片中。运行一定时间后,地勤机械师要登上车顶,用高压水枪等设备冲洗清理空调冷凝器和蒸发器散热片,确保设备运行畅通、出风量达标。每次作业至少需要两个多小时,被阳光炙烤过的车体,电气设备运转排出的热浪,让忙碌的地勤机械师汗透衣背。
第二步,“体检”。一级检修作业人员确认动车组空调状态及司机室、客室温度;数据分析组监控空调压缩机高低压值、温度传感器;清网组更换空调蒸发器滤网、新风滤网。
第三步,“治疗”。7月23日,北京高温,北京动车段库内三层检修平台温度超40摄氏度。检修人员发现,某动车组其中一台空调压缩机不工作,需要更换。技术员立即组织人员登顶作业,奋战至次日凌晨4点,修复空调故障,确保动车组正常上线运行。
据了解,今年4到6月,北京动车段提前行动,清洗管内所有动车组的空调蒸发器、冷凝器,检查冷凝风机、蒸发风机、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部件状态,提前消除故障隐患,确保暑运期间空调制冷良好。
慢车也清凉
近几年,慢火车上也陆续有了空调。
比如,北京车辆段配属的8对9组34辆公益性慢火车,在2023年11月22日,其中的邯郸至潞城间6423/4次列车第一个更换成空调车底;截至2024年12月底,这些慢火车全面升级成了空调旅客客车。
发电车机房是空调列车的“心脏”。发电车内,柴油发电机组全负荷运转时,机房内温度超过70摄氏度,柴油发电机组局部表面温度最高可达近400摄氏度。发电车柴油机组一天最多只有4至6个小时停机,须在“窗口时间”内抓紧检修。
北京西至大涧间6437/8次公益慢火车,每天的13点至16点之间入库检修,是一天当中最热的时段。北京车辆段检修人员打开发电车车门的一瞬间,热浪迎面扑来,伴随柴油发动机组高达160分贝震耳欲聋的轰鸣,让人有种窒息的感觉。他们却恍若不觉,在高温和噪声中集中注意力,迅速检查发电车油箱液位仪、燃油泵,更换空气滤清器、柴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查看仪表上的水温、油温、油压等数据,确保发电机车正常运转。
“我们不能分心,必须认真盯控每个仪表,仔细检查每个管路和部件,因为一个小失误就可能影响整列车的供电。”北京车辆段乘务员祝海涛盯控时说。
面对持续高温天气和暑运客流压力,北京车辆段2000余名检修人员24小时轮值,保障3800余辆配属客车及代管车辆的空调系统“零故障出库、零隐患上线”。
这个夏天,不管车库中、机房内、车窗外多少度,车厢里,一直会是二十几度。
编辑:董子莹
责编:张艺言
审核: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