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峰飞航空科技联合苍南县人民政府、华能海上风场,成功完成全球首次2吨级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海上风能平台往返测试飞行。V2000CG凯瑞鸥从浙江苍南168黄金海岸线机库起飞,飞往华能海上风电升压站平台,往返93公里总用时32分钟,标志着eVTOL技术在海上风电平台运维领域的低空场景应用取得突破。
破解海上运输“慢、贵、难”痛点
传统海上风电平台运维依赖船舶运输,离岸46公里的海上升压站运输单程耗时4小时以上,且船舶受潮汐、码头水深限制,难以满足海上风电运维对时效性的要求。此次试飞的峰飞航空凯瑞鸥航空器采用纯电驱动,抗7级风,可全天候运行,无需扩建码头即可“点对点”直达升压站平台,仅用16分钟完成单程飞行,效率提升10倍以上。
“在海上风电运维中,风机故障抢修就是与时间赛跑。”华能苍南风电公司现场负责人薛文超表示,“我们持续关注无人机等低空运输技术在海上运维领域的应用潜力。eVTOL作为一种新型运输方式,有望为物资运输等环节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从而进一步提升运维响应效率。我们期待与各方共同探索更安全、高效、绿色的海上风电运维新模式。”
先物后人,“低空+”将融入苍南文旅IP
海上风电产业已经成为苍南的特色名片,“打造全国清洁能源发展示范地”是苍南锚定的清晰目标。
本次飞行,不仅从货运角度,为海上风电行业提供“零碳、高效、低成本”的创新低空运输解决方案,还同步进行“低空物流+文旅”双场景探索验证:苍南“168黄金海岸线”作为文旅打卡胜地,未来可将eVTOL低空旅游走廊融入苍南文旅IP,游客乘坐eVTOL航空器从空中看海岸、看风车、看日出,拓展“空中看苍南”观光航线。
此次投入任务的V2000CG凯瑞鸥是专为货运场景设计的2吨级eVTOL,是全球首款获民航局颁发“适航三证”(TC、PC和AC)的吨级以上eVTOL。其由峰飞航空自主研发,速度可达200公里每小时,最大商载400公斤,适用航程200公里,且搭载了自主飞控系统,能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昼夜飞行。该机型已完成海上抗风性能测试和抗锈蚀试验,在包括沙漠、海洋、高原等严苛环境在内的多种场景进行了数万公里飞行。前不久,凯瑞鸥完成了150公里远海石油平台物资运输,以及160公里怀宁-合肥农副产品低空无人货运航线飞行。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与低空经济加速融合,峰飞航空此次飞行不仅验证了eVTOL在海上风电场景飞行的技术方案,后续将与风电平台伙伴,通过系列测试不断优化,尽快推动常态化运行,通过eVTOL技术,让蓝色海洋与绿色能源、低空物流和低空文旅交相辉映,打造“海上零碳低空示范区”。
编辑:周向阳
责编:晓飞
审核:姚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