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银行与标普全球联合发布《集装箱港口绩效指数(CPPI)2020—2024》。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共有7个港位居十强,其中,辽港集团大连港排名跃升至全球第四。
《集装箱港口绩效指数(CPPI)》(简称CPPI)由世界银行和标普全球市场财智共同编制,聚焦于船舶在港时间、集装箱吞吐量等关键运营指标。自2020年发布以来,随着数据可用质量持续提升、港口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该报告已广泛成为衡量全球集装箱港口绩效基准的参考。
本期CPPI覆盖全球403个港口,基于超17.5万次船舶停靠数据和2.47亿箱集装箱操作量,通过船舶周转时间、货物装卸作业、基础设施质量和数字化集成等指标对全球港口进行综合排名。值得一提的是,自2022年起,该报告整合评估指标并对港口进行统一排名。三年间,得益于自动化码头覆盖率、信息技术应用以及口岸单位、物流企业数据互通带来的口岸协同化等优势,大连港排名先后位居第42位、第14位、第4位,实现稳步上升。
作为辽港集团的外贸集装箱枢纽港,大连港集装箱码头围绕“两枢纽、一中心”核心任务,不断完善航线网络,加速推动数智化港口建设,精心打造卓越服务品牌,有效推动了发展质量和运营效率的双提升。
在航线拓展方面,辽港集团大连港集装箱码头坚持立足服务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建设,陆续填补远洋干线直航空白,新增多条欧洲、中南美洲等重点航区直航班轮。截至目前,辽港集团大连港集装箱码头共有集装箱航线106条,航线覆盖遍布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个港口,实现对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核心港口全覆盖,集装箱吞吐量连续4年保持快速增长,外贸枢纽港能级日益凸显,为大连口岸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坚强支撑。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辽港集团大连港集装箱码头积极抢占新赛道,孕育新动能,于2022年12月完成“大窑湾·智慧港口2.0”项目建设。项目创新性地提出“智能操作”“智慧运营”“智链生态”“智感环境”的智慧港口2.0理念体系和顶层设计;通过管理模式、业务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创新,以流程优化和数据链接为载体,将生产、管理、服务和环境融为一体,实现了传统码头的数智化重塑,并获“2024年度中国港口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企业联合会“2022年全国智慧企业建设创新案例”国家一等奖等荣誉。
为进一步提升客户黏性、深化互利共赢,辽港集团大连港集装箱码头精心打造了“高精准”“优速捷”两大服务品牌。一方面针对远洋干线班轮作业要求,通过加强信息共享与横向协同,不断优化干线船舶作业方案与内部生产资源调配,进一步压缩船舶在港时间,为降低区域综合物流成本作出积极贡献;另一方面,面向更广泛的客户群体,通过实施业务全流程管控、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建立多方协同机制等举措,不断延伸服务链条。相较于2020年,大连港集装箱码头各项服务指标实现大幅提升,其中船舶即到即靠率同比提升42%、船舶作业效率同比提升16%、车辆在港时间同比缩短21%。
持续跃升的排名背后,是港口企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向奔赴,展现出了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的鲜明特点。作为招商局集团的北方母港,辽港集团将持续以“世界一流强港”建设为目标,积极助力提升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不断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和推动力,为“国家所需、招商所能、辽港所为”写下生动注脚。
编辑:张一坤
责编:蒋利
审核:姜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