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物流业不断发展进化的当下,“急难险贵”场景下的物流运输仍然是行业痛点。传统物流受地形、时效等因素制约,难以满足特殊场景需求,而低空物流凭借快速、灵活、环保等优势,正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力量,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低空装备在这类场景中大显身手。
载货先行 低空物流强劲起跑
当前,低空经济发展趋势日益清晰,但部分概念仍需厘清,以助力行业判断现状、发掘优势、制定决策。
在低空应用场景中,航拍摄影、农林植保、地理测绘、电力巡检等已为公众所熟知,不少人误以为这些就是低空经济应用的主要领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低空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蔡银寅指出,从业务形态来看,低空应用服务可细分为行业应用(将低空飞行器作为工具开展行业活动)、低空客货运输(将低空飞行器作为载体运输旅客或货物)等。前述场景均属于“行业应用”,其进入门槛较低,是低空经济的先发形态,但未来在低空经济整体中的占比将大幅下降。
与之相比,低空客货运输对低空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远超行业应用,目前已成为政府赋能产业的重点方向,这一点在亿航智能、沃飞长空、峰飞航空等低空头部企业的发展战略中均有体现。
进一步分析,现阶段低空客运还面临诸多制约,短期内对低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有限。今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先载货后载人、先隔离后融合、先远郊后城区”的“三先三后”原则,强调安全为先,并明确优先发展物流配送等载货场景,为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指明了发展路径。
蔡银寅认为,低空货运物流在需求侧约束较少,飞行器制造技术相对成熟且经济渗透力强。从当前情况来看,低空货运物流的建设审批周期远快于低空客运,实操性也更强。近两年来,上海、北京、安徽、深圳等省市通过制度创新,加速低空货运物流落地,推动低空经济从区域试点迈向全域协同发展新阶段。凭借普适性强、覆盖面广、进入门槛低、经验积累速度快等优势,低空货运物流强劲起跑、加速发展。
优势凸显 “急难险贵”场景率先落地
低空物流主要以无人机、eVTOL等为运输工具,相较于常规货运物流,具备快速、灵活、环保等优势。业内人士分析,低空物流适合落地的场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特殊场景物流,即在山区、海岛、偏远地区等复杂环境,以及对配送时效要求高、商品价值高的“急难险贵”场景中开展运输;另一类是在城市间、城乡间开展商业化末端配送与即时配送。
目前,第二类场景应用正快速推进,而第一类场景应用更是异军突起。“急难险贵”场景对物流的时效性、可达性、安全性要求极高,传统物流方式往往难以应对,低空飞行装备则成为解决这类物流难题的有力手段。
在医疗领域,时间关乎生命,低空物流应用正重塑医疗物资配送的速度与效率。联合飞机自主研发的Q20无人机无需人员全程操控,还支持多机部署与协同飞行。2024年,Q20无人机在湖北十堰开通全省首条空中医疗配送航线,实现血液从血站到偏远医院的快速、安全转运,空运效率提升70%。随后,该无人机在深圳龙岗完成全国首个“体检车+无人机运输”项目,将体检样本从基层医疗机构快速送达大型综合医院,缩短了检测报告出具时间,提升了样本保存质量。
2024年7月,合肥一起产妇急救事件引发广泛关注:迅蚁无人机连续7次起降,15分钟内完成从合肥中心血站到妇幼医院的11公里血液运输,超1万毫升“救命血”让产妇转危为安。这得益于讯蚁科技与医疗机构合作,在合肥构建起的“献血屋—中心血站—医院”低空血液运输网络。目前,合肥已开通25条常态化低空运行航线,覆盖10家医院的20个院区及2个献血屋,完成约6000架次医疗运输。

在偏远岛屿、山区等特殊场景中,低空物流同样展现出强大实力,打破了传统物流的瓶颈。近期,峰飞航空在海岛物流领域传来捷报:其研发的2吨级eVTOL凯瑞鸥先后完成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与海上风电平台飞行。峰飞航空科技品牌总监钟瑞花介绍,在此之前,中国海油在南海海域的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长期依靠船运,单程耗时约10小时,难以满足紧急物资调度与应急保障需求,而直升机飞行成本又较高。相比之下,峰飞凯瑞鸥eVTOL在运营成本、响应速度、环保性、舒适性以及适应有限起降空间等方面均具备显著优势,受到合作方中国海油、中信海直的高度肯定。
案例启示 政策、技术与市场的协奏
低空物流在“急难险贵”场景中的成功应用,离不开政策的有力保障、各方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以及技术优势的充分发挥。
亿航智能“唐家港模式”便是典型范例。珠海唐家港所在的万山区拥有146个岛屿,每年游客数量高达两百余万人次,岛内物资消耗量大。传统船运补给成本高、速度慢、效率低,这一突出的市场需求为低空物流提供了契机。2024年6月,万山旅游公司(国企)联合亿航(低空装备制造企业)、飞行天下(运营公司)成立万翼天下航空有限公司,仅用不到两个月时间便开通了“唐家港—桂山岛”无人机配送航线。
“唐家港模式”的成功,是多方高效合力的结果。除国家和地方对低空经济的政策支持、空域管理改革的推进外,在技术层面,亿航智能VT20系列物流eVTOL融合了固定翼高效巡航与多旋翼垂直起降的优势,无需跑道即可实现大载重、长航程运输,满足了海岛间物资运输需求。蔡银寅认为,“唐家港模式”还构建了完善的商业运营体系:去程运送物资,返程搭载海鲜,实现运输无空载;采用客货运融合设计,充分挖掘低空物流的商业价值;产业链结构完整,合资公司具有从生产制造到商业化运营、再到国企平台的资源优势,有利于快速积累低空运营经验。
联合飞机在江苏东台的实践也颇具借鉴意义。江苏东台农产品运输需求旺盛,且地处长三角经济区,对物流时效性要求高,这为低空物流发展创造了市场空间。联合飞机副总裁孙立业介绍,联合飞机的Q20无人机具有智能化、自动化、安全性高的特点,能够满足东台地区农产品运输及医疗物资配送等多场景需求。联合飞机积极与当地政府合作,获得了空域使用、起降场地建设等方面的支持,推动低空物流项目顺利开展并实现常态化运营,为地方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提供了助力。
在峰飞凯瑞鸥成功实现150公里跨海飞行至海上石油平台的案例中,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协调部副经理任永怡将经验总结为:将创新的航空技术、成熟的运营经验与真实的海上作业需求深度融合,形成“研制+运营+场景”低空应用落地闭环,实现了海陆长距离低空紧急物资运送等场景的新突破。

作为低空经济的核心应用场景,低空物流正以颠覆性技术重构物流行业生态,其在“急难险贵”场景中的优异表现,不仅验证了其商业价值与社会效益,也为未来更广泛的应用铺平了道路。
编辑:周向阳
责编:晓飞
审核:姚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