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2025年世界安全与运行大会(WSOC)在厦门开幕。作为国际航协在航空安全与运行领域的最高规格年度盛会,本次大会首次落地中国,为期3天(10月14日至16日),吸引全球近70个国家和地区超800名航空公司、监管机构、制造商及行业专家齐聚厦航费尔蒙酒店。本次大会由厦门航空承办,与会嘉宾围绕“面向未来的航空业:成功战略”主题,共同探讨风险环境变化背景下航空业安全、运行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
大会既聚焦核心议题打造丰富活动,更围绕安全、客舱运行、飞行运行、危机管理四大专题开设深度分论坛——安全分论坛深挖预测性风险管理、基于风险的运行安全审计等方向,客舱运行分论坛破解人为因素、锂电池运输安全等难题,飞行运行分论坛探讨新型培训、AI维修应用等前沿议题,危机管理分论坛解析危机沟通、旅客援助等内容;此外还同步开设国际航协运行安全审计(IOSA)研讨会、湍流感知论坛等配套活动,全方位助力参会者深化交流、凝聚共识。
国际航协全球安全总监马克·赛尔在欢迎辞中指出,随着地缘冲突加剧及监管日趋碎片化,航空公司的运营环境愈发复杂。空域关闭、无人机侵入等问题,扰乱了全球连通性,也削弱了行业信心,甚至威胁飞行安全。他表示,要确保航空安全,就必须具备强有力的领导力,严格遵循全球标准,并更智能地使用数据。只要行业与政府在这些关键领域携手合作,就能够构建一个更安全、更具韧性、更高效的体系,应对好当前风险和未来的挑战。
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韩钧表示,中国民航始终致力于积极为全球民航安全发展贡献力量。经过多年发展,中国民航在强化安全管理、提高运行效率、加快行业复苏、增强行业韧性、改进服务质量、推动行业加速数智化、绿色化转型等方面开展了许多有益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前全球民航安全发展仍面临诸多风险挑战,航材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效率有待提高,极端天气增多导致运行环境更为复杂,自动化、人工智能、无人机等新技术在为行业运行质效带来巨大变革的同时也带来衍生风险,供应链有序保障可能因为地缘政治被人为阻断。中国民航愿与国际航协以及各国同行一道,风雨同舟、密切合作,在行业数智化、绿色化发展等新技术、新领域加强分享交流,携手共创全球民航安全、可持续的美好未来。
厦航董事长赵东从中国民航企业视角分享时表示,厦航深耕行业四十余载,保持着连续38年盈利的稳健发展态势,在安全领域成效显著,还曾将自主研发的发动机空中停车预防方案与全球共享,为航空安全治理提供中国经验。针对当前行业面临的供应链紧张等新挑战,他分享厦航作为全球首家支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的航司实践,提倡要统筹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呼吁民航界携手合作,筑牢航空生态的韧性,通过技术创新与运营优化采取更多务实行动,共同推动行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本次大会成为中国民航技术创新成果与文化魅力双向输出的重要载体。作为承办方,厦航依托大会契机,聚焦技术交流与成果转化,推动行业技术革新,以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助力全球民航资源双向赋能。开幕式上,短片《民航十二时辰》展现民航各岗位对安全的时刻守护。随后,20位厦航乘务员演绎《天地华彩·大美中国》主题时装秀,呈现中国大美河山,大气磅礴的东方之美与民航人的职业精神巧妙融合,现场掌声不断。
此外,大会还将配套举办“厦门之夜”文化活动,让世界更直观地感受中国文化魅力。
编辑:刘玢妤
责编:晓飞
审核:姚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