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高峰排队至少10分钟,现在抬杆就走,这效率太赞了!”经常往返京津冀的货车司机李师傅,对京哈高速公路宝平收费站的变化赞不绝口。作为天津市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标杆示范之一,这座毗邻宝坻天宝工业园的收费站,正以“云—边—端”协同架构,书写着智慧交通的新答卷。
“十四五”以来,天津全面推进高速公路智慧化转型与区域交通协同发展,以点带面构建高效公路出行体系,以津蓟高速公路宝坻收费站、长深高速公路中心桥收费站为代表的6座站点率先“蝶变”。数据显示,首批改造站点通行能力平均提升15%,其中宝平站凭借“4入4出”的优化布局,入口通行压力较之前缓解40%。
针对宝平收费站原8条车道(5出3入)的拥堵痛点,施工团队采用窄岛化技术缩减岛体占地,将布局调整为“4入4出”,仅保留超宽车道用于绿通查验和特情处理,其余车道全部升级为ETC专用或自助车道。在技术架构上,站点创新性搭建“后台云服务+站级边缘计算+车道智能终端”体系,特情响应速度提升80%。
这种“轻量化设计”理念已在天津多站点落地应用。津蓟高速公路宝坻收费站通过匝道预交易系统,将ETC交易时长压缩90%;长深高速公路中心桥收费站借助云收费技术,实现收费业务与控制分离,前端完全自助化运行。
智慧改造的价值,既藏在数据里,更落在民生中。宝平收费站试运行期间,恰逢汛期暑期叠加车流高峰,施工方通过“保留原有系统应急+增配智能手持机”的方案,实现施工与通行“零冲突”。改造后,收费站运营成本降低30%,收费员转型为“智慧服务专员”,专注于特情处置与人文服务。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智慧化升级的宝平站让毗邻的中关村科技城、天宝工业园物流效率提升25%。而随着秦滨高速公路永定新河、黄港等收费站陆续启动改造,天津正织密智慧交通网络,为京津冀“1小时交通圈”建设注入新动能。
未来,依托现有的云客服系统与智能设备基础,天津高速公路还将进一步拓展服务边界,让收费站从单纯的交通节点升级为兼具通行保障与民生服务的“交通驿站”。
编辑:翟慧
责编: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