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更替变幻,农历惊蛰之后,微风日趋和煦,瓦蓝天空下,青绿农田一片连着一片,这里是初春的四川省通江县。青山四处草木萌发,田垄埂畔春耕正酣;蜿蜒的山路上,小黄车往来穿梭;至诚镇级节点的货架旁,站点人员忙碌地各司其职,打包、封装、扫码、发运;高明县级物流处理中心,一件件奔忙不停的包裹在传送带驶向全国各地......交商邮融合,绘制了欣欣向荣的奋斗群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基础支撑。
长期以来,通江县交通运输局持续紧密与通江邮政、社会快递的深度合作,全力打造交商邮融合可持续发展模式。2022年10月24日,通江县首批50辆建制村通客通邮小黄车正式下线运营。
在“小乡村”开出“大成就”
3月的龙凤场镇,春暖乍寒,天空飘着毛毛细雨,小黄车司机刘国正在认真擦拭车身,预备当天的出行。刘国是当地村社的社长,熟络十里八乡的他,成为小黄车驾驶员后,很快就把小黄车开上了手。
当天下午3点,刘国在龙凤镇级节点交接完邮件后,准时从镇上出发,载着返村的村民与几十个包裹,到周边6个村的“金通·邮快驿站”沿途投递。“这段时间还好,过年那段时间邮件量大,返乡的人也多,要跑五六趟来回才忙得过来。”刘国笑着说。
让刘国感觉高兴的事还有很多,刚开邮政小黄车时,他经常半开玩笑地说自己就是个“跑车的”,但慢慢地,他对这份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开上小黄车后,邻近村民走家串户、学生上学回家、群众赶集卖菜都会给他打电话,乡亲们口中的“刘社长”变成了“刘师傅”,邻里乡亲对他的感谢,让他成了龙凤场镇的“能干人”。
“我现在跟乡亲们走的更近了,看到大家满意,我特别有成就感,这个成就感跟当社长可不一样”。
不仅是心里的成就感,实实在在的收入也让刘国特别心安。除了服务乡亲们的日常出行,他还承担了龙凤场镇7个建制村的邮件收寄、烟草配送等,加上政府与邮政为刘国提供的燃油、建制村通邮等补贴资金,高峰时折合下来也有不不少的月收入。
交商邮深度融合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中央一号文件中共同提出,要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随着通江县“交商邮合作”“邮快合作”的深化融合,与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的加速推进,通江县物流体系的短板不断被补齐,越来越多“金通工程•邮快驿站”在偏远乡镇设立,小黄车成为连接镇村两级的重要助力。
“现在有了小黄车,老百姓不出村就可以收寄邮件,太方便了,确实要感谢通江交通和邮政”。王爱华经营站点后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方便。五个月的时间,“小黄车”进进出出、络绎不绝,它帮助群众运来了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消费品,也运出了银耳、有机大米、腊肉等土特产品,让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今年2月以来,通江各地将助农直播间“搬进”村委会。3月31日早上7点,龙凤场镇三清店村的村播现场热闹非凡,周边村民们背着自家的农产品陆续赶到村委会,背篓里琳
琅满目的腊肉、土鸡蛋、萝卜荚等农产品散发着浓浓的烟火气,让人心生喜爱。
当天,在“交商邮”的助力下,单场直播销售农产品921单,销售额突破10万元。一场直播,温暖着两地的人们,让在外游子在他乡也能品尝到“家乡味道”“外婆味道”,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直接收益。
开进沃野乡间,小黄车是群众的“快递车”“致富车”,开进莽莽山野,小黄车是乡亲们的“赶场车”“服务车”。未来,通江交通将不断织密服务网络,畅通“毛细血管”,让小黄车在服务群众的幸福路上川流不息。
编辑:翟慧
责编: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