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山拓岭筑新路 美绿遂大入景来——遂大高速A标四分部建设纪实

2023-10-11 10:48:42 来源:江西交通 作者:​曾俊艳 罗颖峰 -标准+

2022年1月,江西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勇担使命,吹响了遂川至大余高速公路新建项目建设的号角。其中,有一支从不言败的团队,进场以来,不忘初心、坚定信心、勇往直前,全力投入遂大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他就是遂大高速A标路基四分部(以下简称:四分部)项目管理团队。

 

据了解,四分部线路总体呈南北走向,所经区域为赣州市上犹县水岩乡及梅水乡,主线起止桩号为K237+420-K246+925,主线总长9.495公里;路线设计水岩互通,长度1.34公里,水岩互通连接线全长3.515公里。历经1年多来的日夜奋战,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目前,项目主线路基土石方工程已完工,隧道开挖已完成90%,防排绿化及桥梁下构施工已进入收尾阶段,桥面系施工已进入施工高潮阶段。

破难题攻险关 全力保障施工推进稳步

采访中,朱建告诉笔者:“四分部承担的施工任务涵盖路基、桥 梁、隧 道、互通枢纽等主要工程内容,由于施工段位置处于山区,地形复杂,山势起伏较大,桥隧比高,桥梁高墩多,高填深挖路段较多,主线路基较短,路基土石方调运困难等一系列难题,使得工程前期推进异常艰难。”

如何破局,成了朱建团队当时组织施工的重点。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山区高速公路施工,材料运输通道是工程建设的关键,更是项目高效施工的生命线。如何打通施工便道?成了四分部管理团队的首要破解的难题。

针对桥隧比高、桥梁高墩多、高填深挖路段较多、隧道在深山之中,绝大多数作业点偏离主要运输道路较远的实际情况,项目团队跋山涉水踏勘线路,反复论证和比较方案,最终因地制宜,采用既有道路扩宽、修建新便道和新建+合理利用现有村道拓宽等形式,规划了20条总长23.13公里的施工便道,其中规划最长的便道达8.2公里,全面扫清施工障碍,实现设备物资等施工“粮草”的有序畅通。

据项目总工汪伟才介绍,四分部共有16座桥梁,长隧道一座,桥隧比达76%,其中爱联村特大桥全长1326米,上部结构采用40米T梁,共33跨,下部构造为圆柱墩、矩形墩和空心薄壁墩三种形式,多为高墩;联群隧道全长2188.5米,地质结构异常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涉及硐室爆破,危险性较大。此外,还有梁厂选址和土石方调运及70万方的弃土,成了项目施工组织管理的最大挑战。

在爱联村特大桥施工中,该桥桥址地处构造侵蚀低山丘陵“V”字形沟谷地貌区,微地貌为构造侵蚀的沟谷,地形起伏较大,山坡坡度较陡,坡角一般 15-30°,地面标高 304—404米之间,相对高差100米左右。桥址靠近右侧约300米处有村庄与桥梁平行,再加上该桥墩柱形式多且高,桩基占比高,作业场地受地形地貌影响,设备、材料进场难度大,机械操作平台面狭小,现场标准化程度建设推进困难重重。对此,四分部一方面科学施策,以人为本,施工中针对桥梁与村庄并行的实际,尽量避免施工对附近群众的干扰;另一方面,制定“党建+桥梁桩基Ⅰ类桩比例95%以上”攻坚目标,成立攻坚小组,组织现场管理人员及施工班组召开技术交流会议、钻孔灌注桩技术交底会,强化攻坚小组成员及作业人员桩基施工标准化管理意识,有序推进桥梁桩基施工。

由于水岩互通连接线LK0+300-LK0+490段,右侧深挖路堑为大型十级边坡,最大挖深 82.86米,是四分部路基边坡施工的重难点,受该边坡露岩层多为中风化、强风化及全风化岩层粉质黏土影响,如在施工中处理不当,将会产生严重滑塌和崩塌等地质灾害。为此,四分部邀请专家,对高程挖深边坡施工进行多轮论证,决定采用锚杆(含小锚杆)、框格梁施工防护形式进行施工,取得较好成效。此外,在隧道施工中,该部为解决隧道施工难题成立隧道施工领导小组,由党员领导充分发挥党员先锋示范作用推进施工中遇到的难题。除此之外,针对围岩施工技术难题,建设者经过邀请专家技术研讨,采取短进尺、强支护、快封闭的施工措施破解施工掘进难题。

知难而进,方能遇难而化。在四分部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负重前行、锐意进取,凭借过硬的本领和高超的施工管理智慧,建设难题被逐一击破。

重管理微创改 匠心打造百年平安品质

“以‘建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为目标,持续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江西交通人精神为支撑点,始终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工匠精神’,在攻坚克难的前行路上狠抓项目质量、安全等工作提质增效。”谈到如何打造百年平安品质工程,四分部经理朱建这样认为。

为了实现百年平安品质工程,四分部以工程技术部牵头,成立了品质工程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从上而下形成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制定印发了《四分部创建品质工程方案》,依托标准化建设,创建品质工程,以质量管控为中心,以工地标准化、施工标准化、管理标准化为抓手,着力推进施工工艺标准化、施工场站建设规范化,创新成果化,党建融合攻坚,安全文化理念建设等多举措打造高质量的品质工程。

突出一个“严”字,强化质量控制。四分部严把人员关,健全质量责任登记制度,制定品质工程责任清单;严把原材料关,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场,从源头把好质量关;严把施工工艺关,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施工,严格把控施工全过程;严把检验关,加强工序验收及施工质量控制;严把内业资料关,保证工程内业资料完整、齐备、真实、可靠。

创出一个“新”字,推进创新提质。四分部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支撑,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优化创新体制机制,加大设备工艺创新投入引进,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四新”技术推广应用,推动高速公路建设不断提质增效,让施工建设变得更“聪明”、会“思考”。在实际施工中,建设者针对隧道钢拱架间距不好把控导致隧道施工质量无法控制,通过微创改,在联群隧道钢拱架施工中采用拱架立拱卡尺进行施工,取得较好效果,此外建设者还运用连接板焊接定位卡槽、盖梁钢筋整体绑扎定位胎架、边坡修圆胎架、卡扣式圆槽型钢筋笼、epe珍珠棉防锈套筒及pvc套筒盖、仰拱边墙钢筋防锈装置、仰拱HDPE DN110纵向透水管等微创小改,实现品质整体提质增效。

守好一个“安”字,构建平安工地。积极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各岗位100%签订责任书,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通过建立违约治理台账,强化惩戒方式,确保施工班组安全生产。建立安全生产责任领导小组,落实主体责任、个体责任,形成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安全生产工作网络体系,有效防范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四分部安全生产态势平稳有序。

一系列举措都是围绕“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的,施工中,四分部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工作要求为品质创建总方向,以“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社会认可”的品质工程创建总目标,充分发挥四分部团队优势,以高效组织为保证,采取精细化管理、智慧化管控、标准化施工、高水平科技创新等措施,全面推进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

保生态添福祉 探索绿水青山发展新路

环境就是民生,为了打造美绿遂大,四分部以党建引领的高站位推进生态保护,在全面推进四分部施工的同时,根据《遂大高速绿化工程作业指导书》,紧紧围绕“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环境保护纳入施工方案,夯实环保基础性工作,秉承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子孙未来的大计,生态红线是绝不逾越的“雷池”的施工理念,积极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建设新思路。

施工中,由于遂大高速沿线生态植被较好,森林公园、景区串联,生态环境敏感点多是该项目进场以来就面临的巨大环境保护压力。再加上该分部有70万方的弃土,以及隧道、桥梁地形地貌起伏较大,需建设大量便道,这样导致生态红线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日,笔者来到四分部,通过沿线走访,深切感受到这支优秀团队重视环境保护的程度。施工中尽可能采取最大程度减少对原有生态的破坏。同时,分部共将2处梁厂设置在主线路基上,2处钢筋加工厂和2处拌和厂设置在荒地,有效减少了项目建设过程中对耕地和临时用地的占用。

在联群隧道开挖过程中,四分部进洞施工采用“零开挖”,隧道拱顶断面复测,调整隧道明暗交接点的方式,保护原有生态环境。路基边坡与路基工程同时组织、平行施工,建立“一坡一效果图”等管理机制,积极推广清表土应用,通过腐殖土再利用、推广带铁芒萁的清表土广泛运用等系列手法,助力项目实现“增绿扩绿”建立桩基泥浆处理中心,对泥水分离和固化处理,做到桥梁桩基施工“零污染”。施工绿化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最大程度恢复原有生态。

针对隧道洞口路面、场区绿化和施工主便道采取“永临结合”,扩宽或修建了宽度达6.5m的施工主便道,在保障了项目设备物资运输的同时也为当地村民的出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工程结束交付给当地继续使用,实现低碳环保建设。由于隧道进洞开挖量大,在四分部联群隧道出口设置了碎石加工厂,最大程度利用隧道洞渣,减少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针对弃土场,四分部规范管段内弃土场施工,做到边弃土边治理,并做好永久性排水和绿化。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回顾江西交工遂大高速公路A标的建设历程,全体参建者奋斗于此、坚守于此,在赣西南大地上印刻下自己的奋斗足迹,决战遂大高速公路取得初步胜利。下一步,四分部将继续发扬拼力拼智、担当善为的精神,进一步掌握好施工节奏、加强地质灾害防范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高质量实现项目建设履约目标。

编辑: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