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见其质成 百炼成精品

——广西乐业至百色高速公路建设纪实

2019-09-10 16:29:02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李家辉 蓝株广 -标准+

百楼2号大桥。

那槐隧道。

中央分隔带绿化。

乐百高速。

绿遍山原花满川,啁啾啼鸣雨如烟。在群山翠绿之间,桥让山相连,路与景相间,这是如今广西乐业至百色高速公路(简称乐百高速)建设现场呈现的美丽景象。

由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西交投集团)投资建设的乐百高速项目是国高网69国道银川至百色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西高速公路网中“纵7线”天峨(黔桂界)至龙邦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近170公里,桥隧比49.9%,设计时速80公里,为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

该项目建成通车后,将成为贵州、重庆等地区通往广西沿海及东盟的便捷公路通道,并对改善区域交通状况、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设计先行 千万次的迭代优化运算

“绿色公路不仅自身的建设运营维护要绿色,它还能够为绿色运输、安全运营、沿线区域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广西交投集团董事长周文说,“我们在前期设计中就考量了全寿命周期在项目建设中的应用,尽量让公路建设与自然山水进行一场友好对话。”

时至今日,乐百高速项目指挥长许国平仍忘不了当初接到乐百高速建设任务时的兴奋与惶恐。兴奋的是作为一名公路人,他的能力和建设思路有机会依托项目展现,惶恐的是他深知项目从筹备到建设完成有多难。

“乐百高速项目经历了‘十二五’规划到‘十三五’规划的过渡,早期部分行业标准还未明确,这给工可批复带来不小影响。”许国平说,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工程建设标准随之提升,路基宽度由24.5米调整为25.5米、短隧道要求与路基同宽、项目需获得施工图设计批复后再启动招投标工作等,这些情况都给项目筹备工作带来重重困难。

细琢以时,至诚至精。从2012年9月项目筹备到2017年6月项目下达开工令,充分的筹备时间让乐百人能够静心思考:建一条什么样的高速公路,怎样建好一条高速公路?

许国平说,路桥建设者要用项目说话,乐百高速项目的建设效果要经得起同行的评议、经得起过往司乘的评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三个经得起”的承诺掷地有声,乐百高速项目始终秉持“先策划后实施”的管理理念,在勘察设计阶段就将问题前置,把功夫下足。

为完善设计流程、健全勘察设计技术指导,乐百高速项目依据建设目标,编制出版了《乐业至百色高速公路勘察设计指导意见书》《勘察设计大纲及事先指导书》《初勘初测暂行规定》《初步设计暂定原则》等勘察设计要求细则,为整个项目勘察设计工作确立了方向、提供了依据。

“前期设计的标准要求高,在设计审查过程中我们也严格把关。”乐百高速项目工程管理部部长何锦章说。乐百高速项目先后开展了路线方案、服务区、隧道进出洞口设计等专项方案的审查评审。其中,路线方案评审全线累计研究和论证的比较线就高达370多公里,是推荐设计线路里程的2.4倍,真正做到了路线适应地形地质、平纵指标运用科学合理。

据何锦章介绍,乐百高速项目引入了天宝旷达设计软件对路线方案进行优化,系统在经过上千万次的迭代优化运算后会生成一系列优化路线方案供用户选择,仅这一项路线优化方案就节省了约3亿元的工程造价。

同时,为确保设计阶段外业资料真实可靠,乐百高速项目分派技术人员全过程跟踪外业调查和外业地勘工作,在提高地质勘察工作质量的同时,确保能及时掌握项目沿线实际情况。

“前期设计完善合理,后期施工才更加顺利。”何锦章说,项目后期设计变更率始终控制在广西交投集团要求的3%以内,这为控制项目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提高经济效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资源循环利用 筑就美丽公路

乐百高速项目位于桂西北山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河水穿山破谷,流经喀斯特峰丛而形成的山水景观千姿百态,俊秀风光给人以美的享受。但如何平衡项目建设与生态保护,成为了乐百人面临的巨大考验。

“‘打造绿色品质示范工程,建设广西美丽高速公路’是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也是乐百人的初心。”许国平介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广西交投集团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我们花了很多心思,做了许多工作,有创新,也有成果。”

生态环保,设计先行。乐百高速项目沿线环境敏感点多,在选线过程中,项目就注重地形选线、地质选线、生态选线,将主体线型融入自然,控制高边坡数量和小半径曲线路段,以此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同时,项目注重引导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推广和创新,并对临时设施与永久设施综合利用、废弃资源的重复利用、山区高速公路绿色低碳环保设计等课题做了研究。

在乐百高速K126+050处,堆放整齐的泥土上盖着绿色盖土网,弃土场耕作层土壤存放标识牌直立一旁,标识牌上标注着土壤储存数量、表土来源、储存时间、施工负责人等关键信息。

“这是项目上的一处耕作土存储区。” 何锦章说,由于项目地处山区,耕地资源十分稀缺,因此乐百高速指挥部十分重视对耕作土的保护,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对征地红线范围内和临时用地的耕作层土、林地腐殖土进行剥离、存储,并再利用。

据统计,乐百高速项目全线剥离Ⅰ类和Ⅱ类表土61.6万立方米,并全部用于边坡防护、中央分隔带、互通区绿化,以及拌和站、梁板预制场、施工驻地等临时用地的土地复垦。

“除了复垦后的临时用地将还给当地政府,我们的临时用电工程、施工便道都要求高标准化施工,实现永临结合。”乐百高速项目16标段副经理谭秋介绍。乐百高速项目为沿线修建级配碎石道路和混凝土道路合计120.7公里,在方便施工的同时惠及周边百逢、皈里、林立等29个村屯。同时,在项目部、服务区、收费站等施工区,合计设置变压器87台,铺设电力线路55.1公里,也将留作地方永久性使用。

乐百高速项目全线隧道达40座,同时还有大量的高边坡及挖方路堑,建设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废弃土石方,如何处理和再利用这些资源是打造绿色公路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针对项目建设实际,乐百高速项目实施废弃土石方“三级筛选”利用。经筛选后就地加工破碎,优质碎石用于隧道衬砌混凝土骨料,次级碎石用于路面碎石垫层,残渣用于填筑路基。项目全线从路内路外两方面利用清表土、挖土石方、隧道洞渣等弃方1062.6万立方米,用做路基填筑、场地平整、砌体工程等。

除此之外,项目还积极应用隧道综合节能系统、采用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单侧服务区、隧道零开挖进洞……为实现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这样的积极尝试在乐百高速项目中比比皆是。

精细化施工 守卫质量安全底线

“乐百高速项目的品质工程创建也一直在进行之中。”许国平说,项目建设施行精细化管理,以质量为本,追求打造“品质乐百”。

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就是要制定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施工人员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标准,真正做到处处体现标准、事事彰显标准。

乐百高速项目全面推行劳务班组标准化管理、首件认可制、班组首次作业认可制及清退制、工匠班组“7S”管理、四步法工序管理、标准化管理体系、“三微改”等一系列工程质量提升措施。

工匠班组“7S”管理是乐百指挥部结合企业实际的人员管理理念,以素养提升为落脚点,来实现班组管控水平、“三微改”能力、作业质量水平、安全管控水平、绿色作业水平、软实力“六提升”,最终促使一线劳务班组向产业化班组转型。

人才队伍标准化管理,先进机械设备积极尝试应用,为品质工程创建打下了基础。在弄衣隧道入洞口,一辆三臂凿岩台车张着三支支臂,仿佛是现实版“变形金刚”。谭秋介绍,在隧道施工中,乐百高速项目应用三臂凿岩台车进行施工,不仅钻进速度快、钻孔深度大,还能有效减少超欠挖量,有效改善施工环境。

不止是三臂凿岩台车,C6超前钻机、自行式液压栈桥、湿喷机械手等设备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隧道作业效率,从本质上降低了安全风险,形成了机械化施工的隧道作业模式。

不拘泥于过往经验,大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一系列创新让致力于品质工程创建的乐百高速项目更具创造力。

机械发泡温拌沥青混合料、雾区诱导系统、高边坡和部分隧道洞口北斗卫星监测系统等21项智慧高速技术在乐百高速项目全面应用;在建设过程中引入电动汽车充电桩、污水处理及回用系统、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行车安全智能引导标志以及停车管理云服务平台等53项绿色建造技术;预应力钢绞线穿索机、可调便携式梁端支座、预制梁台座底部预埋线盒等38项“三微改”技术在乐百高速项目全面推广使用,为乐百高速项目的高品质保驾护航。

品质工程要守好安全底线。为保证项目安全施工,从生产管理模式到施工安全技术、设备保障,乐百人在各个环节中下足了功夫。

“项目上使用的安全帽不仅质量高,还在内部植入了定位芯片,能够实时定位工人位置,为工人施工提供切实的安全保障。”谭秋说,因为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系数高,在安全保障上不敢有丝毫懈怠。

墩柱施工使用装配式脚手架,采用氧气、乙炔瓶手推车,拌和站应用感应式安全联锁装置……力求最大限度保障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乐百高速项目全线集中建设4处体验式安全教育培训中心,要求所有作业班组、所有参建人员必须在入岗前参加体验式安全教育培训,并统一发放二维码身份识别卡,合格后方能上岗。

安全管理取决于设备技术保障,取决于安全教育培训,也取决于严格的生产管理模式。乐百高速项目推行重大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化、信息化、闭环化等动态可追溯管理机制,要求各总监办成立安全生产监督领导小组,落实分段管理和专业管理。

“监理工程师现场验收必须是质量、安全一起抓,我们在现场悬挂安全防护验收牌,验收合格后监理人员才能签字确认。”北京交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乐百高速项目第六总监办总监李延明说,为保证监查成效,项目每季度将对监理人员实行考核评比,并对所管辖范围安全防护不到位,安全管理差的监理人员按黄、红牌警告。

一体化解难 助力脱贫攻坚

乐百高速不仅是一条“双示范”高速公路项目,它途经两个国家级贫困县,还肩负着带动桂西北山区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艰巨使命。

项目建设过程中,乐百高速项目按照广西交投集团提出的高速公路“建管养扶贫”一体化要求,努力实现高速公路建设、运营管理、养护维护与社会扶贫“四位一体”,依托乐百高速项目建设助力凌云县、乐业县共6个定点帮扶村开展脱贫攻坚,探索高速公路建设与沿线地方扶贫工作相结合的新路子。

在百色市凌云县河洲村,这里有一片蔬菜园,南瓜、豆角、玉米的长势正好,一条近5米宽、长200米的硬化水泥路将蔬菜园和村子连接起来。而这条路正是乐百高速项目为助力当地脱贫攻坚所建,并于2017年年底建成。

“原来这里就是田埂,连路都算不上,村里孩子上学要走村前的二级公路,车来车往,很不安全,这条水泥路建好后就家长就放心多了。”河洲村村委会主任田茂志说,如今孩子上下学、村子内蔬菜运输都很方便,这条路已然成为村子里的上学路、产业路。

据广西交投集团派驻河洲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陆振周介绍,村内的蔬菜基地达100亩,两年来产值达80万元,其中村集体收入为3.5万元,带动了近40名贫困人口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收入也从2016年的2000元提高到现在的4800元,农民群众生活焕发新气象。

乡村振兴,交通先行。在设计过程中,为了让项目走线能充分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设计人员通过不断的论证和比选,在154公里的新建路段共设置了11处互通式立交,比原设计增加2处高速入口,最大限度地发挥高速公路辐射地方、助力经济发展作用。

“服务于民是我们不变的初心,寻求发展是我们不变的使命。”许国平说,乐百人就是在关键时刻要能顶得上,能够为沿线群众排忧解难,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今年6月17日凌晨,凌云县突发重大自然灾害,持续暴雨造成212国道多处路段发生塌方,其中,下甲镇至伶站弄孟段路基(桩号K2254+900)完全被山洪冲毁(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同志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经此路段时遭遇山洪因公殉职),导致交通中断、人员伤亡。

为尽快抢通交通线路,降低灾害损失,乐百高速项目发挥人员、设备、技术优势,组织党员及技术人员参与抢修水毁路段历时7天抢修公路长度约370米,让损毁最严重的下甲镇至伶站弄孟段国道恢复通行。在凌云县下甲至朝里二级公路峰洋至双达路段塌方点,乐百高速项目组织人员、设备用时3天清理塌方点土方约2万立方米。在抢险救灾过程中,乐百高速项目参建单位参与转移灾民,临时安置40余人,并为灾民及地方救灾工作人员提供食品及饮用水,指导受灾村民搭建临时安置帐篷……

不忘初心服务群众,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在这场守护生态、打造品质、攻坚克难、塑造品牌的高速公路建设征程中,乐百人奋力前行在“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的征程中,以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的精神面貌书写美丽高速公路建设新篇章。

本版图片由 广西交投集团 提供

编辑:翟慧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