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 变了样

2020-07-31 14:10:47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刘晓光 文/图 -标准+

2020年6月30日上午10时许,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阿布洛哈村通了公路,对于群山深处的阿布洛哈来说,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消息传来也让我这个有着大凉山情结的摄影师激动不已。

2004年我第一次走进大凉山,走近神秘、勤奋、坚强的彝族人,同时被他们贫困的生活所震惊。

2008年,我问在凉山支教多年的法国人保罗,怎么样才能改变这里的现状,保罗告诉我两个字:希望!

2019年清明节,我第六次来到大凉山深处的美姑县,驾车前往塔千村看望那里的老人、孩子,再熟悉不过的7公里路程,我竟然迷了路……

跃入眼帘的是平整干净的水泥路面,漫山遍野杜鹃花盛开,车外不时掠过的是崭新的彝寨社区和错落有致覆盖着地膜的田地,这些都让我耳目一新。

要致富先修路,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开展,美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村通公路,硬化路连接家家户户,彻底摆脱了几十年来“晴天一头灰,雨天浑身泥”的出行条件。

扶贫之路带给凉山的变化给了我更大的惊讶。2019年4月7日我来到了阔别3年的采嘎村,从进村到离开始终没有找到当年的痕迹,我竟然怀疑自己的眼睛和记忆,映入眼帘的是依山而建的二层民居,太阳能热水器淋浴房一应齐全。孩子们都在幼托点快乐玩耍。

同样的变化也在塔千村。我在大山绕行了数小时,拿着2016年拍摄的照片一路打听,终于找到现在的塔千村。塔千村脱胎换骨的变化仅仅是大凉山巨变的一个缩影,交通便利,环境整洁,生活更方便,日常购物在家门口都可以解决。

过去,孩子们上学爬山过河步行几小时是常态,脱贫攻坚开展以来交通的改善和便利让孩子们的上学之路安全又快捷。美姑县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教学环境大为改善,乡亲们送孩子读书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整整16年,每当我行走在大凉山深处的村落里,走进彝族群众的生活,无不感受到彝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更看到了在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下,大凉山一步步摆脱贫困、迈向小康的有力脚步和越来越多彝族群众幸福生活的笑脸。

夕阳西下,马红彝寨美丽又宁静。
美姑县崭新的彝寨社区。
新铺装的乡镇道路通往各村寨。
村民忙着春耕,不远处是进山的水泥路。
曲比落前在新居内吃饭。
孩子们在村口水泥路上跳皮筋。
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幼儿园的老师和孩子们。
幼儿园的孩子们在上双语课。
放学的孩子们。

编辑:翟慧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