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交通一张网 走活宣传一盘棋

——2021年公路交通领域新闻宣传工作座谈会侧记

2021-06-08 15:15:15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特派记者 郭莹 马珊珊 王俊峰 张超群 文/图 -标准+
座谈会现场。

巍巍井冈,精神照耀,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到来之际,2021年公路交通领域新闻宣传工作座谈会在“中国革命的摇篮”江西省井冈山市召开。

来自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公路管理部门、交通执法单位的代表齐聚一堂,以公路为纽带,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行业宣传能力,构建与公路交通发展成就相适应的话语权。会议讨论热烈、亮点频出,进一步激发了与会单位做好公路领域新闻宣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

围绕中心 亮点纷呈

近年来,公路交通行业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完善“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体系,不断提升公路交通现代化治理能力,加快构建现代化公路养护体系,强化创新驱动引领,塑造公路交通发展新优势。这些工作的推进与落实,不仅需要公路交通人脚踏实地“干成事、干好事”,更要“能干会说”,讲好交通故事,积极引导舆情,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加油鼓劲。

座谈会上,立足行业发展,与会代表积极交流展示本单位、本领域在公路交通宣传中的创新措施和亮点经验。

“看到井冈山这边的路和景,我想到了去年《中国交通报》在头版刊登的黑龙江乌带公路的报道。借助于《中国交通报》的平台,乌带公路被大家熟知,也吸引了很多省内外游客沿路赏美景,这让我们更加认识到不同平台的宣传力度与宣传效果。”黑龙江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赵晓军提到。

交通运输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保障,不仅是黑龙江,会上多位代表提到,加大旅游路、产业路的宣传力度,对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十三五’以来,甘肃省庆阳市加快高速公路联网畅通、普通国省道提级改造、‘四好农村路’全域覆盖,与此同时,我们也强化宣传工作,特别是对青兰高速公路金色畅通大道和309国道生态路等特色公路加大宣传力度,使庆阳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农副产品、手工艺品、矿产矿藏、文化艺术为区域发展点燃新引擎。”甘肃省庆阳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唐虎平介绍。

围绕公路交通行业重点工作,各地在明确了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路线图的同时,积极转换宣传模式,不断扩大宣传面,助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我们执法总队主要承担着上海市的交通执法、公路路政和道路运政执法工作,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其道路形象也在侧面展示着中国的形象。为此,我们创新工作模式,与上海各大媒体加强联系,让执法工作更加公开、透明。”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执法总队宣传干事陈秋艳在会上说。

“近年来,我们单位与《中国交通报》密切合作,通过宣传报道,让老百姓更加了解我们的工作,也赢得了更多尊重和支持。”贵州省道路运输局党委书记杨建刚深有感触。

生动鲜活、热气腾腾的真实记录,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加油鼓劲,营造良好氛围。

“作为浙江省交通建设主力军,目前公司有很多重点项目正处于大力建设中,我们会积极与主流媒体合作,及时报道工程进展,在自我鞭策的基础上,也加强了参建者的荣誉感与责任感,给工程建设注入动力。”浙江交通集团下属浙江杭温铁路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江盈说。

谈起对重大工程的宣传,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党委副书记尹旭说:“近年来,通过《中国交通报》对我们参建工程的宣传报道,提升了项目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为公司发展、开拓市场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从与会代表的交流中可以看出,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积极探索宣传模式创新,是当前宣传工作的主要趋势。各地公路交通部门通过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宣传模式,推出精彩纷呈、亮点频出的宣传报道,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统筹谋划 同频共振

成绩值得肯定,未来尽在征程。站在公路交通高质量发展、新闻宣传日新月异的新起点上,如何把握大势,放眼未来,让新闻宣传与公路行业同频共振、配合默契?与会代表各抒己见,为进一步做好公路交通新闻宣传出谋划策。

“载体日新月异,优质内容价值长存,人人有话筒、全民皆记者的宣传理念进入大众视野,这对我们行业宣传工作在内容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交通报社内蒙古记者站站长助理张若愚表示。

面对新形势,大家认为公路交通宣传工作要深入研究、加快构建交通运输话语体系,在舆论引导方面有理有利有力,永葆交通运输新闻宣传公信力。

部分与会代表也对下一步的工作开展了交流。“目前,‘好生活在路上’新疆交通运输成就融媒体主题宣传活动正在火热进行,借此机会,我们后期也会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模式,让大家对新疆的路和景都有更深入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路管理局组织人事处副处长艾比拜·马合木提表示。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的郑钰也向大家介绍了今年四川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和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方面的宣传计划,以及依托318国道强化“交通+旅游”的全方位报道。

全媒体时代,除了优质的报道内容,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也是与会代表多次提到的。

“前不久,在‘沿着高速看福建’采访活动中,我们邀请了省内主流媒体和中国交通报社的记者,一起通过报纸、新闻网、微博微信等融媒体平台,把福建高速公路发展成效向全行业、全社会进行立体、多元传播,获得很大反响。”福建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副主任陈贞希说。

向基于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应用转型的“智媒体”,用户数量较大、传播能力较强、有强大舆论引导能力,是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目前中国交通报社也正以建设交通运输融媒体云平台为契机,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交通运输智慧政务服务平台。

参会代表阅读《中国交通报》。

宣传好公路交通,硬件设施固然重要,但如何更好地实现信息共享、素材共用,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工作,也是与会代表积极讨论的重要内容。

“去年,我们与各地市公路管理单位密切配合,完成了贵州‘四好农村路’画册的编制,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各级通讯员齐心协力出精品的重要性。”贵州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宣传教育中心党支部书记李黔刚说。

李黔刚的一番话,得到了宁夏公路管理中心组织人事处副处长梁魁松的呼应:“我们单位刚刚完成改革,目前新闻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地市级宣传人员的积极配合密切相关,生动鲜活的素材也来源于基层一线。”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全国公路交通领域相关单位要共同走活新闻宣传“一盘棋”,做到上下联动、左右互动,部省联动、政企合力,统筹规划行业宣传资源,才能拓展更广阔的宣传发展空间。

典型发言

弘扬“八棵树精神” 讲好交通故事

近年来,甘肃省交通运输行业聚焦全省交通运输发展,树立“大交通”“大宣传”格局,积极探索加快融媒体发展,以“八棵树精神”作为实践“两路”精神的重要实践,开展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先进典型宣传,展示新时代甘肃交通人的价值追求、时代风貌和敬业奉献精神,为服务全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聚焦行业重点,重大宣传有声势。2020年围绕脱贫攻坚和“十三五”收官,甘肃交通全面开展重大主题宣传,宣传覆盖面、影响力不断扩大。央媒推出《咱们的村组路畅通了》《甘肃修建7.1万公里农村公路实现“村村通”》等重磅文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播出《甘肃敦当高速通车》,《中国交通报》推出《千里陇原一日还,小康路上回味甘》等专题报道,对甘肃省交通运输“十三五”公路交通发展、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宏观回顾。

聚焦社会热点,应急宣传及时有效。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陇南等地暴洪灾害,甘肃交通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全力抢通陇南等地水毁灾害道路,积极宣传报道交通防疫、水毁道路抢通措施成效、一线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

聚焦融媒体发展,构建多元宣传格局。以《中国交通报》为宣传主阵地,甘肃交通建立了以交通运输厅网站,“甘肃交通运输”微信公众号、微博,“甘肃交通”App,“甘肃交通12328”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为主的新媒体矩阵,不断提升新媒体策划、运营水平,在内容、形式上不断实现融合发展。

今年,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甘肃交通重点宣传交通运输部门在推进1万公里自然村(组)路建设等“12+10”项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的举措。聚焦交旅融合、通道物流、智慧交通等方向业务,积极宣传报道推动打造千亿级路衍经济产业链重要举措和取得的成效。

甘肃交通科技通信中心 马琼晖

“一带一路一阵地” 公路宣传有“三力”

新闻宣传工作在公路交通行业发展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这种重要地位的体现也是行业完善自我建设的表现。江西省综合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简称综合交通中心)与时俱进,统筹融媒体发展,以“一带一路一阵地”宣传理念,让公路交通宣传有活力、有动力、有魅力。

“一带”是织好媒体关系纽带。做宣传不能“闭门造车”,要主动对接好媒体,通过媒体的影响力,扩大普通公路行业的社会知晓度、美誉度。综合交通中心积极畅通和驻赣央媒、行业主流媒体、江西省内媒体等媒体的交流渠道,做到宣传“及时雨”、报道“接地气”,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十三五”收官等重大主题宣传中,与公路重点工作结合起来,集中“火力”掀起宣传热潮。

“一路”是维护好行业内宣传“通路”。如今,综合交通中心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新闻宣传机制,打造了一支“一声令下,八方响应”的省、市、县三级联动宣传骨干队伍。江西公路系统不断与时俱进,按照新时代新闻宣传工作要求,维护好行业宣传“通路”,在预判策划、统筹聚合、宣传创新上发力,牢牢掌握住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源源不断地向社会传播公路好声音、好故事。

“一阵地”是用好新媒体新阵地。综合交通中心在新媒体宣传中,力求语言出新,符合网络传播习惯,例如反映公路人抗洪保通的《风雨映初心,逆行的背影是夜晚最美的风景》,反映公路人不畏风雪在公路一线战严寒的《虽有风雪寒也闻公路暖》,反映公路人战高温的《公路“带盐”人,你们辛苦了!》……这些文章标题语言活泼,内容形式新颖,图文并茂,受到读者喜爱。在“快”字上下功夫,做到消息不过夜,热点不缺席,第一时间在网站、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对于重要事件推出多角度系列报道,保持舆论热点不退,紧跟事件发展脉络,多层次报道,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江西省综合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周玮

交流

陕西省安康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刘欣:在公路交通新闻创作中,最需要我们下功夫的就是抓好新闻点,它好比人的眼睛,是新闻作品传播力的关键所在,我认为挖掘新闻点需要把握六个“点”:把握“时间点”。公路新闻事件报道,往往与重要时间节点紧密联系。例如,2020年在接到复工复产指令后,我们发布了客运班线、场站陆续恢复运行的信息,得到群众的响应和认同,当天信息点击率达到10万+。挖掘“空间点”。新闻不受空间限制,新闻无处不在。陕西318省道紫阳段高山道班热心周到服务赢得了过往司乘人员的肯定,《人民日报》新媒体专门进行报道,这就是公路交通人践行以人为本、以车为本、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真实体现。运用“数字点”。把数字放在特写的时空领域,会让新闻更加鲜活,用数字展示发展成就,会让人直观看到现有的成果,帮助受众理解新闻内容。关注“热难点”。群众关注的热难点就是新闻的关注点。公路交通行业在汛期、春运、节假日等特殊节点是备受关注的,任何一个突发事件都可能成为热点新闻。例如在山体塌方现场,公路人逆行而上,不分昼夜抢通保畅,这样的新闻会增加群众对公路交通行业的认同感,也能传播正能量。寻找“反差点”。有反差才有比较,才能看出发展带给生活的变化。发现“闪光点”。公路交通发展成就背后有很多可挖掘的人和事,通过积极选树先进典型,汲取榜样力量,挖掘交通文化,才能引领社会风尚,受到广泛关注。

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宋鑫:内蒙古自治区执法总队将政务信息与新闻宣传紧密结合,在全系统建起“提笔能写、张口能说”的政务信息队伍,将全系统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通过厅政务信息进行发布,为受众了解总队、指导总队提供了有力的服务。通过硬性政务信息指标,全面促进新闻宣传的力度。例如在疫情防控紧要时期,总队全系统3000多人坚守一线,疏堵保畅、测体温、登记信息,我们通过大量的政务信息,挖掘舍小家为大家的模范人物,把抗击疫情的故事讲得更加鲜活、更加生动,全面展现公路交通系统为民服务的使命担当。

湖南省公路事务中心苏敏:讲好湖南公路故事,传播湖南公路好声音,树立湖南公路新形象,我们坚持做到“三好”。练好“主力军”,完善通讯员队伍。建立微信群,开通政务信息报送邮箱,利用网站后台审稿机制,建立起规模达230余人,覆盖省、市、县、站四级的公路通讯员队伍,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实现工作联系常态化。守好“主阵地”,擅用主流媒体平台。坚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深化与中央、地方和行业主流媒体的合作,利用专业媒体发出公路好声音。近3年来,我们与中国交通报社相继围绕了扫黑除恶“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党史学习教育与规范执法”等工作开展专题宣传合作,实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唱好“主旋律”,积极响应时代主题。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开展“沿着高速看中国”“庆祝建党100周年”等重大主题宣传,以公路交通发展足迹记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每一个坚实步伐。

河南省交通事业发展中心张欣:宣传是社会各界了解公路交通行业的最有利方式,也是展现公路事业发展成效的途径。河南省交通事业发展中心在行业宣传方面不断积累经验。一是系统内外齐推广,多维度展现行业动态。在系统内部,常设宣传大屏、宣传专版、宣传专报等实时呈现行业发展成效。在系统外部,以调查问卷、公益视频、社会宣传活动等积极展现“河南公路、用心服务”的良好行业形象,增强社会群众对公路行业的认知度、认同度、满意度。二是向上向下齐发力,多渠道发挥行业作用。一方面,着重向上级主管部门及行业主流媒体积极报送河南公路行业重大新闻,宣传河南公路发展成效;另一方面,着力向下属公路部门及省内主流媒体传递行业政策信息,牢牢把住行业宣传主脉。三是业务英模齐宣传,多方面彰显行业影响。在宣传公路建设、管理、养护等重要业务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模范人物、行业品牌、公路文化等方面的宣传推广,致力于更深层次挖掘河南公路宣传点,使宣传更有温度、更有高度、更有广度。

编辑:李源源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