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镇江市交通运输局通过厘边界、建机制、促集中、优服务、强监督等多项举措多点发力,深入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求解决“放管服”改革和交通自身改革后行政审批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和堵点问题,通过夯实审批制度巩固交通运输各类业务之本,提高便民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解决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不断优化干事创业氛围和营商环境。
一是“建”字确立科学机制。制定出台《镇江市交通运输局关于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工作的实施意见》(镇交【2022】183号)明确“八项措施”。一是所有审批事项由局行政审批处主导,相关业务处室按职配合,确保行政机关依法行使审批权力;二是区分行政审批工作与技术服务事项,确保审批工作能够“瘦身健体”;三是所有收发件在窗口完成,确保“一窗对外”“一窗通办”;四是分类梳理,分别审批。梳理出“一窗通办”事项和“限时办结”两类事项,确保审批类别清楚,流程清晰;五是落实“一枚印章管审批”,确保行政审批“合法用章”“规范用章”;六是构建“一处扎口、多点服务、分类审批、责任闭环”式“合法化集中、便民化服务”审批服务网点模式,确保工作运行模式符合法规、科学实用、简捷便民;七是规范审批流程,确保全系统审批工作一个流程、一个标准、一个口径,确保审批规范;八是规范档案管理,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确保审批档案科学管理、方便使用。
二是“合”字助力深化改革。撤销分中心和服务网点。撤销市本级1个分中心和1个服务点,人员和业务向市政务集中,确实做到“能进必进”,尽量让人民群众少跑腿;向政务办集中。政务办窗口由原来7人增至13人,工位由原来3个增至6个。原来分中心和服务点承担的200多项审批业务90%以上集中到市政务办窗口,确实实现“集中到位”;同时通过整合审批窗口,统筹审批人员,合并审批事项,推行“一窗受理、分类审批”运行模式,科学规划窗口布局,切实为业务处室和执法机构减负,目前政务中心窗口已初步形成道路、水路、港口、从业资格四个“一窗通办”窗口。下一步将继续推动年审检测审批、水上通航安全审批窗口及事项的整合。
三是“统”字化解审批围城。重点针对审批中存在的流程不规范、权力不集中、行为无依据等问题,站在企业和群众视角统一办事标准,统一办事流程,有机串联各部门的职能,进行“一链式”办理,从“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入手,推动审批流程扁平化、标准化,权力事项清单化,真正做到“一枚印章管审批”。
四是“优”字服务市场发展。大力推进在线审批,不见面审批,让数据跑代替群众跑。通过一体化平台,解决多头受理的问题,“跨省通办”办结率始终位居全省前列。加大“一件事”推进力度,联合政务办初步形成“运输企业一件事”、“出租车一件事”的办事指南。推广应用电子证照,提升证件使用便捷度,目前道路运输已全部使用电子证件,船舶“三证合一”工作正在调试中。
五是“暖”字搭建沟通桥梁。交通窗口一直倡导“亲情化”“人性化”服务方式,人人是服务品牌、人人是营商环境,通过完善配套设施,让群众办事更暖心。办事群众来窗口,笑脸相迎、热情交流、主动解答,即使不是窗口权力事项,也会耐心指引,提供办事需求的文具、表单、医用药箱、老花镜等服务设施,多次受到办事群众的暖心赞许。通过“好差评”,听取办事群众意见,改进服务,让群众更称心。
在政务办窗口,记者看到,秩序井然有序。前来办事的市民李先生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新措施赞不绝口:“确实比以前方便快捷多了。交通的审批制度改革确实实现了‘为民服务’的导向、国家‘放管服’改革的方向”。
编辑:吕甜甜
审核:李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