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化交通建设中勇当开路先锋 谱写甘肃交通精神谱系新篇章

2023-02-13 11:11:26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嘉峪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委委员 纪委书记 李海 -标准+

为扎实推进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把全省交通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2022年12月11日,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深入养护一线在嘉峪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镜铁公路段镜铁山养管站为一线养护职工讲了一堂生动有启发的学习党的二十大专题党课,讲述了如何构建以开路先锋为魂的新时代甘肃交通“八棵树精神”谱系,通过伟大建党精神,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弘扬“八棵树精神”,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打造一批甘肃交通建设领域的文化品牌和交通重器。

强根铸魂为倾心服务交通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构建开路先锋为魂的新时代甘肃交通“八棵树精神”谱系,需要我们数十年如一日的积累,执着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八棵树精神” 从1952年—至今经过了孕育期、萌芽期、蓬勃发展期,发源地为嘉峪关公路局,成长在嘉酒地区,是一代代甘肃交通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恶劣的环境中战天斗地,不怕苦,不怕死,顽强拼搏留下的宝贵精神。新中国成立后为祖国交通事业建设的一代代甘肃交通人在伟大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建设交通,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也是交通人走过后道路就四通八达,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以路报国、养路护家”的精神,用心灵滋养交通建设者对民族的爱国情怀,在思想上实现了百废待兴到伟大复兴的转变,交通建设者们在伟大建党精神指引下追求真理,承担起四万万同胞对国家建设的担当,交通建设者们用创业的精神开路、负重、奋斗,凝练出了甘肃交通人用心血铸就的“八棵树精神”,“八棵树精神”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带领下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新时代交通人,他们坚持以交通强国发展为己任,把建设交通强国作为目标宗旨,在工作岗位上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不断提升交通强国发展需要新水平。

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下,以开路先锋为魂的新时代甘肃交通“八棵树精神”激励这甘肃交通人,破局开路、锐意进取,在交通管理体系中打开新局面,在“换道”发展中展现新作为。有全国首创交通与产业融合互动发展的"路衍经济"写入甘肃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十四五"期间84个路衍经济示范项目规划总投524.6779亿元,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有新建成1.1万公里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和15条高速公路,让千里陇原联系更加紧密;全面推进路衍经济项目和高速公路“开口子”工程项目建设,20个高速公路“开口子”项目打开闸门,为路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有协同推进联网收费公路“云收费”智慧站示范创建,配合相关部门在部分高速服务区新建项目上应用“云收费”智慧收费系统,缩短车道通行时间,提高通行效率,降低建设运营维护成本;有协同全面推广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配合相关部门在部分路段使用ETC的新能源牌照车辆实行差异化收费,提升高速公路网通行效率,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有建成改造26个"司机之家",新增551个货车停车位,将"车货无忧"公众责任保险的服务范围扩大至全省87对服务区(停车区)、242个收费站,"温馨港湾"让群众出行更加安心舒心,切实感受到伟大建党精神、开路先锋为魂的新时代甘肃交通“八棵树精神”的力量,作为新时代甘肃交通人,我们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主动站位大局,自觉融入全局,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推进交通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提出:“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厅党组书记、厅长在党课中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深刻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开路先锋的战略定位、前进方向、惠及成果及蕴藏的精神力量。阐释“开路”是对“两路”精神为代表的新时代交通精神丰富内涵的提炼升华;“先锋”是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先锋队精神特质的鲜明标识。 “开路先锋”是以许超杰、郑占乾为代表的一代代甘肃交通建设脊梁作为交通建设的客体与“开路先锋”为魂的新时代甘肃交通“八棵树精神”主体的纽带;“开路先锋”是一代代甘肃交通建设脊梁为甘肃交通建设贡献力量实现社会价值与新时代甘肃交通人追逐信仰“八棵树精神” 的桥梁。“开路先锋”为魂的新时代甘肃交通“八棵树精神”为一代代交通脊梁找到了精神寄托的归宿,也为新时代交通人搭建走向未来的桥梁。“开路先锋”为魂的新时代甘肃交通“八棵树精神”作为新时代甘肃交通人的精神,其实质就是甘肃交通人“扎根戈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甘当路石”所坚持的信念,“八棵树精神”,就是“两路”精神的分支,以“开路先锋”为魂,将甘肃交通“王格尔塘道班”高原精神、乌鞘岭应急救援精神、陇南抗震救灾精神等融入新时代甘肃交通“八棵树精神”谱系。立足新时代甘肃交通建设,我们要弘扬务实担当的“两路”精神、“八棵树精神”,为实现交通强国开路先锋,全面发展甘肃交通格局新体系、深入推进公路养护“职能归位、职责落地”, 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适度超前,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推动交通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不断创新,奋进向前在陇原大地之上建设出了一条条崭新的现代化道路,截至2020年底,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5.5957万公里(不含自然村组路),在全国排名第18位,公路总体规模在全国处于中上游水平。加快打造“1小时经济圈”、支撑兰西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再造河西走廊、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战略落地实施和群众便捷出行提供交通支撑,真正让项目建设成为推动交通运输赶超发展的动力引擎。全面实施高速公路拓展工程,致力打造千亿级路衍经济产业链,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其中,在培育打造千亿级路衍经济产业链方面,成立了高速公路路衍经济产业研究中心和甘肃路衍经济产业研究院,有序推进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交响丝路1号线”交旅融合项目,积极探索交通运输转型发展新引擎、新路径、新动能,实现甘肃交通人的“强国梦”。

树立品牌榜样为快速实现交通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锚定目标不放松,笃行实干开新局。在行业文化品牌的建设中,更多的是甘肃交通人弘扬“八棵树精神”用苦干、实干,树立了文化品牌,有“青藏公路之父”甘肃省交通厅副厅长慕生忠,“抗震救灾模范”石华雄,“抗震救灾英雄”赵彦龙,微弯板坦肋拱桥创造者许超杰先生,栽种八棵树的养路工郑占乾老人,退休不褪色、离职不离党,独守荒山30载、植树造林近万亩的的杜克宽老人,十工道班班长张富贵,他们一直坚守着甘肃交通人本色,隐忍蓄势,磨炼技能,他们是开路先锋更是“八棵树精神”的脊梁,厚积薄发把甘肃交通文化品牌点亮,让“八棵树精神”文化品牌的在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内闪闪发光。甘肃交通人“抓住新机遇,让优质的文化品牌走向全国交通运输部门”,笃定实干倾力打造文化品牌建设,在国家商标局注册“八棵树”商标,巩固其知识产权和法律保护。2021年4月份,在嘉峪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成立了“八棵树精神”镜铁山干部培训班,让党员干部在基层的摸爬滚打实践中传承老一辈公路人的优良传统,成为传承弘扬“八棵树精神”的拓展实践地,是落实“职能归位、职责落地”工作要求,推动干部职工思想归位、意识提升、精神强化的有力举措。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长达15万字的《嘉峪关下八棵树》,对嘉峪关“八棵树精神”“铁山精神”“嘉峪关精神”进行详细论述。持续参加交通运输优秀文化品牌展示活动,甘肃交通"八棵树精神"荣膺全国交通运输优秀文化品牌"先锋品牌"榜首,喜获"十佳交通故事""十佳文创产品",传承精神-甘肃公路博物馆获评榜样品牌。远飞者当换其新羽,善筑者先清其旧基。新时代甘肃交通人将努力创造更多开路先锋为魂的文化元素。以“八棵树精神”为根的交通文化谱系,打造“王格尔塘道班”精神、乌鞘岭应急救援精神等精神文化平台。以镜铁山S215线为载体,挖掘开路先锋为魂的故事。助推全省交通行业传承弘扬“八棵树精神”谱系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相结合,在党建中延伸细挖,做到党建与“八棵树精神”的有机融合,不断为新时代甘肃交通精神谱系的"根文化"丰富内涵,真正成为提振士气、推动工作的动力源泉,做好新时代开路先锋甘肃交通人。


编辑:吕甜甜

审核:李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