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2024丨深圳全面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低空全景应用 海空双港齐飞

2024-04-09 14:06:30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李宇 廖睿聪 记者 马士茹 -标准+

持续在低空经济、智能网联经济等新赛道发力;加大航运经济和航空经济发展力度,强化国际枢纽海港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能级;进一步壮大物流供应链产业集群,推进物流与工业、商贸等产业供需适配……

今年,深圳交通将锚定高质量发展,加快交通运输与物流业发展,围绕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目标,培育现代交通运输服务业新增长点,加快推动交通枢纽向交通产业枢纽转型升级,全面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吸引eVTOL 头部企业落户

近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明确支持深圳市建设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支持深圳完善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同意开展低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研究试点。这为深圳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今年,深圳交通将以“小场景创新”撬动“大产业发展”为主要任务,加速布局“天空之城”,开展低空融合管理、全景应用和产业集聚示范。用足用好《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加大《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宣贯实施力度,吸引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领域头部企业落户,加快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产学研协同发展,探索制定低空运行、经营管理、设施建设等标准规范,推动城际运输、即时配送等低空经济新业态发展,推进公共服务试点,丰富商业运营模式,支持开展eVTOL飞行测试。

在智能网联经济发展方面,深圳将有序推动开放测试范围,试点运营机场专线,推动自动驾驶公交线路常态化运营;加快建设智能网联汽车统一监管平台,开展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路侧网联基础设施建成投用;拟出台无人小车应用示范若干规定、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管理制度等文件,编制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培育车路协同新产业。

前瞻布局绿色甲醇船用燃料产业

海空双港是深圳交通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深圳将继续加大航运经济和航空经济发展力度,提升国际航空枢纽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

深圳港将进一步发挥国际海运资源优势,巩固世界级集装箱枢纽港的地位,力争汽车海运出口量再创新高;全面提升LNG接卸仓储转运能力,建设全国领先的LNG接卸、储备、供应基地,推动建成LNG应急调峰站一期,加快绿色甲醇船用燃料产业的前瞻布局。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空港设施也将扩容升级。深圳将开工建设观澜导航台迁建项目,建成机场东区国际快件一号货站,推进机场三跑道、樟坑径直升机场等项目建设,加快T1、T2航站楼以及机场北货运区规划建设;持续完善国际航线网络布局,新增国际及地区航空客运、货运航线;瞄准航空经济新业态发展,建设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

“物流上楼”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交通物流是深圳的重要支柱产业,是深圳经济稳步发展的“压舱石”。今年,深圳将进一步壮大发展物流供应链产业集群,推进物流与工业、商贸等产业供需适配,提高产业统筹组织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我们将加快培育聚集一批渠道型、管理型现代供应链龙头企业,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推动‘物流上楼’,实现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支持工业供应链服务企业整合多式联运运力资源,提供全流程、一体化的物流服务。”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物流业稳步发展的基础上,深圳将全面建设“四型”国家物流枢纽,与周边城市在物流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互补合作,推动“枢纽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推动“站城融合”发展,开工建设西丽高铁枢纽、深汕枢纽,加快建设机场东综合交通枢纽,打造航空、高铁、城际、地铁、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协同融合、衔接高效的枢纽网络。

数读2024

加快建设“10-30-60”市内交通圈

10分钟接入高快速路网、30分钟可达高铁枢纽、60分钟基本可达机场枢纽

构建“1-2-3-12”对外交通网

与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2小时通达、与国内及东南亚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与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通达

编辑: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