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作为浙江省交通建设的主力军,浙江省交通集团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引领,以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为主题,以“两个先行”为赛道,接续奋斗“八八战略”,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为实现共同富裕和省域现代化先行打好头阵、当好先锋,奋力谱写浙江交通现代化发展新篇章。
12月30日,临建高速先行段(千秋关隧道至於潜枢纽段)正式通车,浙江和安徽两省间的又一瓶颈被打通。自此,浙皖“牵手”联通,结束了安徽宁国到杭州临安之间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
临建高速由浙江省交通集团投资建设,项目起于千秋关隧道,经临安、桐庐、建德三地,终于杭新景高速安仁枢纽,全长约85.5公里,概算总投资约206.48亿元,是联通浙皖的省际通道,服务于长三角一体化和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其中,先行段包括24.1公里的主线和2.95公里长的於潜互通连接线。
这是一条品质之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坚持标准化建设,追求工程内在质量和外在品位的有机统一。
这是一条绿色之路,采用装配式施工,推广智慧化建造,探索低碳路径,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
这是一条红色之路,深化党建业务融合,筑就党建文化品牌,探索“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带党建”的建设模式。
互联互通 合作共赢 走上家门口高速路 踏上经济发展快速路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便利的交通运输对一体化的支撑作用愈发凸显,浙江、安徽、江苏三省和上海市的交通布局,也成为长三角一体化中的重要组成。目前,浙江省和安徽省已有杭徽高速、申苏浙皖高速和黄衢南高速等省际通道。临建高速是浙江省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中浙江和安徽两省间最后开工的省际断通路。
仔细看规划图,临建高速的起点千秋关隧道与宁金高速公路安徽段相接,终点与建金高速相联通。然而,早在2015年12月,宁金高速安徽段就已建成通车,建金高速也于2020年12月22日通车,串联起两大高速的临建高速的建设需求更加紧迫。
人民满意是浙江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核心目标,也是浙江交投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始终如一的追求。强化交通先行意识,临建高速积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2019年11月1日,临建高速正式开工,历时3年有余,终于迎来先行段通车这一历史性时刻。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我们镇第一次有了高速,有了互通,以后家门口就可以上高速嘞。”横路村党支部书记胡宝金表示,“我们临安景色美,空气好,山核桃名气最大,而且这两年民宿、露营经济也发展起来了。交通便利了,经济发展自然更好了。”
临建高速先行段通车后,浙皖“牵手”,“亲上加亲”。如今安徽居民可一路南下,从宁金高速安徽段直接通行至临安,经於潜枢纽转杭徽高速可直达杭州。临建高速先行通车实现了浙中南地区与合肥等安徽中心城市的贯通,促进杭州经济圈与合肥经济圈的沟通互动,增强杭州都市区集聚辐射力,促进金义、温州都市区和安徽中心城市的互联互通,推动都市区经济跨越合作。
绽放“映山红” 建好大项目 共商共建合力攻坚 跑出“临建速度”
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就是在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就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实践。结合“守好红色根脉·班前十分钟活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浙江省交通集团临建指挥部在建设一线开辟出学习宣贯的“小窗口”,将二十大会议精神、党史知识学习融入班前会,将精神动力转化为项目建设的动力,护航先行段顺利完成交工质量评定、高分通过交工验收。
守好红色根脉,汲取奋进力量,党建引领贯彻项目建设始终。
全长约85.5公里的临建高速沿线经过11个乡镇、46个村,项目建设涉及地域范围广、参建单位多、协调难度大、廉政风险高等难点痛点问题。自项目建设之初,临建指挥部便联合地方党委政府、参建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各方党建力量,以实现大党建引领大项目建设,全力打造“映山红”党建文化品牌,以“攻坚克难有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姿态奋力前行。“临建高速是浙皖两省的省际断通路,先行段正是两省连接起来的重要一段。”临建指挥部副指挥陈肯说,“既要建得快,更要建得好,为全线奠定建设基调。”
思想引领行动,旗帜指引方向。发挥“映山红”品牌引领作用,临建高速联合项目指挥部、地方征迁指挥部、沿线政府等,通过定期党建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土地报批问题,以党员领办形式落实。从2019年7月15日勘测定界出初步成果,通过“三快、三盯、三联动”,到2020年1月上报自然资源部审查,历时四个半月;2020年8月3日获得批复,真正有效报批时间7个月,与其他同类项目相比,至少提前5个月。同时,临建高速也是永农新政颁布后,全省首个受理并获批的高速公路。
“映山红”党建品牌也凭借创新的理念、出色的成果获得2021年度浙江省“国企党建十大创新品牌”和“交通强国 品牌力量”第四届交通运输优秀文化品牌。
先试先行 引领示范 全国首个大规模采用预制装配式的山区高速
“传统立柱都是在施工现场浇筑,从绑扎钢筋、立模板、拆模到养护,最起码要20天。采用装配式施工工艺后,立柱30分钟内即可完成安装,2天内完成所有后续工序。”陈肯介绍,“较传统现浇工艺,预制装配式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节省工期至少4个月。”
落脚于浙西山区丘陵地带,临建高速是典型的山区高速。临建高速先行段一开工,就面临着路基段落分布零散、工程建设作业面狭小、运输条件差的艰巨环境,作业面难以铺开。结合项目建设实际情况,临建高速在总结建金高速、杭州绕城西复线等项目预制装配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山区高速项目中率先大规模推广应用预制装配式技术,并在全省范围内首次推广应用装配式涵洞。
作为全国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智慧监理科技示范项目和全国首批“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示范项目,临建高速先试先行的步伐并不止于此。
以国家及浙江省品质工程创建相关文件的精神为指引,临建指挥部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姿态,始终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品质建设,以智慧化建造为核心,以施工工业化为支撑,先行先试、大胆突破,硬核打造品质工程,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临建方案”。
聚焦工业化、智能化、智慧化,临建高速项目持续推进“机器换人”,在传统设备的基础上,创新升级出电缆沟一体式二衬台车和轮胎式多功能拱架台车等设备。同时,以浙江省数字化改革为契机,临建高速深挖智慧元素,借助物联网技术,建立了路面智控中心,制定了拌和楼管控、运输车管控、现场管控、视频监控四个模块,实时分析“大数据”,进而对沥青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关键工序进行全过程质量管控,实现混合料生产配比超限预警、场站可视化安全管理等功能全覆盖,路面施工质量管理关口前移,逐步形成预防为主、过程可控的新管理模式,进而提升路面施工管控水平,打造品质路面新高地。
值得一提的是,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始终贯穿着先行段项目施工的整个生命周期。精雕细琢出佳品,匠心独运创品质,最终,临建高速现浇结构物保护层合格率达90%以上,T梁的钢筋骨架合格率均稳定在100%,钢筋保护层合格率均高于95%。
编辑:李宁
审核:孙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