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智慧救援“高分卷”是这样完成的

2025-02-26 13:51:30 来源:江苏交控 作者:金华娣 -标准+

新岁序启,在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这张民生考卷上,江苏交控扬子江公司宜长高速用“动态响应+智能预判”的创新解法,以“调度排障一体化”的协同笔触,在层峦叠翠的宜南山区勾勒出智慧救援的新图景。通过科技赋能与机制革新双轮驱动,这条穿行在苏浙两省交界处的山岭高速正以全链路数智化升级的实践成果,交出了一张“到达零延误、处置零死角、联动零壁垒”的智慧救援高分卷。

创新为擎,数据赋能精准破局

以春运期间清障救援数据为基石,深度剖析救援效率瓶颈,探索创新解决方案。依托大数据分析工具,扬子江公司宜长高速精准定位资源调配短板,提出“动态响应+智能预判”的救援模式。调度与排障双方通过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救援需求与资源的实时匹配,确保“到达—施救—离场”全链路无缝衔接。创新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不仅缩短了救援响应时间,更使营运指标逐步向行业标杆靠近。

协同为脉,智慧联动提质增效

调度与排障协同是高速公路救援的生命线。宜长高速提出“调排一盘棋”的全局观,强调双方需打破信息孤岛,构建“指令秒达、行动同步”的智慧联动机制。通过调排信息一体化流程与单兵系统的熟练应用,指令传递效率提升20%;同时,调排双方依托智能穿戴设备(如支持震动提醒的智能手环),在隧道、嘈杂环境中实现指令零漏接,大幅提升应急处置安全性。协同共进的理念,正将调度指挥与清障救援拧成一股绳,释放出“1+1>2”的效能跃升。

科技为翼,创新场景突破瓶颈

面对复杂救援环境,扬子江公司宜长高速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开辟救援新路径。通过头脑风暴,提出融入‘三位一体’救助信息共享平台,打通调度、排障与司乘端的实时数据交互,实现救援需求精准触达。此外,在阳羡度假区及S14停机港湾,融入水幕、远程管网水压报警物联网技术,打造“5分钟救援圈”,为特情处置赢得黄金时间。科技与场景的深度融合,不仅破解了传统救援的时空限制,更让“智慧高速”的蓝图照进现实。

区域为网,循环补位织密安全屏障

针对隧道群、长陡坡等高风险路段,宜长高速提出“区域联防、动态补位”策略。通过“先行到达,先行处置”的标准化操作,排障大队在洞口30米外提前布设智能锥桶,结合视频监控系统,实现盲区预警全覆盖。同时,依托与浙江长宜公司、宁杭公司跨区域资源调度平台,各救援单元形成“网状联动”,确保突发事件下快速响应、循环支撑。区域协同的网格化布局,织就了一张全域覆盖、高效联动的安全防护网。

人才为基,精益管理锻造铁军

队伍建设是创新与协同的根基。宜长高速提出“差异化激励+精准化培训”的双轮驱动机制,通过技能竞赛、QC课题攻关等形式,激发员工创新潜能。班长负责制与A/B角无缝切换模式,保障了岗位职责的连续性;而通过引入基于deepseek大模型的故障车智能问诊系统,则从源头优化了救援资源配置。积极打造“精技术、强协作、敢创新”的省门救援急先锋,成为护航省际高速路网畅通的中流砥柱。

下一步,江苏交控扬子江公司宜长高速将以创新为驱动,以协同为纽带,将数智之力注入应急救援的每一环节,让“安全、高效、智慧”成为高速公路清障救援的代名词,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书写青山绿水间的宜长答卷。

编辑:程锐佳

审核:李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