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以高水平安全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2025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政治站位高、理论逻辑强、形势分析准、工作部署实,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将认真贯彻落实2025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战略目标,落实“五个必须统筹”“五个更加注重”工作要求,找准方向、明晰思路、细化实化工作措施,全力做好海上搜救、行业应急、调度指挥体系建设等工作,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为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提供坚实应急保障。
聚焦短板弱项,全面提升海上搜救应急能力。巩固完善国家海上搜救和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开展“走进搜救一线”调研实践活动,深化成员单位间协作联动。开展第三批海上搜救应急能力提升试点工作,明确重点任务,着力提升搜救组织协调指挥能力。加强搜救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各级搜救协调员培训发证和知识更新机制。组织举办国家海上应急演习,提升一线实战能力水平。持续发挥搜救奖励资金引领带动作用,提高社会力量参与海上搜救的积极性和荣誉感。加强海上搜救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提升我国海上搜救履约水平。
夯实基层基础,全面提升行业应急能力。编制印发年度应急管理工作要点,加强对交通运输行业各单位的督促指导,持续健全完善行业应急管理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健全完善行业应急预案体系,加快修订承担的国家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指导行业加强应急预案建设,建立完善与预案相配套的操作手册或工作程序。坚持以“双盲”演练为重点,指导推动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常态化开展贴近实战的演习演练,加强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健全制度规则,全面深化综合交通运输调度指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运行监测和调度指挥制度规则,完善综合交通运输运行监测共享机制,组织拟订分级分类运行监测标准和监测预警指南,规范调度指挥程序和实施流程。针对重点时段、重点领域,科学实施运行监测、会商研判和调度指挥,强化调度指挥督办落实,有效保障交通运输行业平稳运行。研究编制综合交通运输物资储备体系发展规划,制定分级分类规范性指导文件,协调推动各领域应急物资储备设施建设,提升应急物资保障水平。
深化研判会商,全面提升极端天气防范应对能力。强化与气象等部门合作,加强气象灾害研判预警,建立健全定期会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开展交通运输公路水路领域气象灾害监测能力提升研究,提高行业气象灾害预警响应及时性。指导行业做好汛期和台风、低温雨雪冰冻、大雾等恶劣天气防范应对。深入总结防汛防台风工作经验,组织编制防范应对极端天气案例集,优化完善防汛防台风举措,提升极端天气应对能力,全力保障群众出行安全顺畅。
强化应急准备,全面提升应急保障能力。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强化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推进应急值班体系标准化建设,指导交通运输系统各单位健全完善值班制度,配齐配强值班人员。指导各地交通运输部门结合实际做好应急力量和物资预置,加强应急装备日常检查维护,保障各类应急装备处于随时可用状态,确保一旦发生突发情况能够及时响应、快速出动、高效处置,以实际行动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转载请注明来自中国交通报
(作者系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交通运输部应急办公室主任)
编辑:翟慧
责编:李宁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