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国之大者 办实为民小事 ——孙玉国和他的“三干”人生

2025-04-30 14:31:29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周献恩 通讯员 戴静敏 陈利波 张 冉 -标准+

孙玉国驾驶海巡艇开展现场巡航.jpg

孙玉国(中) 带队现场巡航

逢年过节、重大活动、大风大雾,不管当不当班,他总要去现场盯着。“他在岗不奇怪,不在岗才奇怪”;手机从不关机,制服永远挂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江上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说起20年零距离守护的阳逻港发展历程,他如数家珍,亲朋好友问他当地有啥好吃的、好玩的,他却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传承老一辈海事人“三干精神”,铸造了“救险拼命干、探索创新干、服务暖心干”的新“三干精神”,和团队守护着长江干线最繁忙的城市渡和最密集的桥群,年均保障近千万人次乘客、十万艘次船舶安全;

先后获湖北省劳动模范、交通运输部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称号,最近又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殊荣……

“我将珍惜荣誉、保持本色,扎根长江海事一线,为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更好服务沿江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努力,再立新功!”4月28日,在参加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后说。

他,就是新时代交通海事人的标杆——长江海事局武汉港区海事处副处长孙玉国。

acaaee03f9ca75f5c7b5f007692cffe.jpg

孙玉国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救险拼命干:保通保畅 救人于危难

“我们的存在,就是要让每一次险情化险为夷。”——孙玉国

黄鹤楼的巍峨,鹦鹉洲的芳草,武汉关的钟声,百年轮渡两江游,还有“万里长江第一桥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长江、汉江交汇处的武汉港核心区,热闹非凡,人流如织。

这里,有5座跨江大桥、4道渡口、4条渡运航线,有渡船及夜游船近30艘,有长江干线最繁忙的城市渡,年均渡(客)运量近千万人次。“船”流不息的货轮与载满乘客的渡船、夜游船频繁交叉汇遇,叠加长江和汉江汛期、枯水期交替,水位变化频繁,易造成船舶失控、搁浅及撞桥等风险……作为港区海事处分管安全的业务副处长,孙玉国可 谓重任在肩 。

“洪峰过境,流速激增!”2023年7月,暴雨如注,江水翻滚。一艘无人的趸船从长江支流汉江漂入长江,随时有碰撞沿江码头、船舶、桥梁的危险。接到紧急通知后,孙玉国抓起雨衣就往外冲。能见度不足100 米,趸船若隐若现,每耽误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

他紧握舵轮,在惊涛骇浪中穿行,驾驶海巡艇及时将趸船拖带到码头系固。

转头,他又带队对辖区码头、船舶逐一提醒:“注意加强值守!”

“加固缆绳!” “ 检查锚链!”

雨水灌进衣领,制服早已湿透。洪峰过境后,辖区船舶无恙,而他瘫坐在椅子上 ,手指已僵硬、嗓子已嘶哑……

桥区通航安全的守护,更不容有半点差池。更何况这里 的武汉长江大桥,每天有300多趟列车、10万余辆汽车通过,年货运量超千万吨。一旦发生船舶撞桥事故……

“水面以上23.3米,超高1.3米!”2023年汛期,连续第三个夜班后的凌晨,孙玉国带队紧急叫停了一艘疑似超高、正向武汉长江大桥逼近的工程船。望着不远处的桥墩,船主老刘也深感后怕……

接下来的三天里,从制定整改方案到协调施工人员,孙玉国现场监督、全程跟进。当工程船完 成整改重新起航时,船主激动不已:“孙处,您不仅救了我的船,更救了我全家的命!”

当天,孙玉国在值班日志扉页上,重重地写下了“桥在肩上,责在心中”。如今他那本常放在手边的《桥梁防撞手册》早已破旧,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 。

此后,孙玉国团队专门成立工作专班,在临近桥区水域对大型油拖、集装箱船、浮吊船等较高的船舶开展“每船必测”。这些年,经他们检查的船舶超万艘,始终保持着“零差错”。

“我们的存在,就是要让每一次险情化险为夷。我们快一分钟,可能就少一起事故;我们饿一顿饭,可能就多救一条船。”所以,他的手机从不关机,制服永远挂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水上人命救助,也是海事人的职责。30多年来,孙玉国靠这股拼命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救助奇迹:

在巡航中一次性救起16名遇险人员;1小时内接连救起2名落水人员;当旅游观光船失火后, 他带队一面安抚乘客,一面协调船舶救助,短短29分钟,成功疏散转移全部乘客及船员415人,无一人伤亡……累计出动1000余次,救助遇险人员600余人、船舶50余艘。这份坚守,让冰冷的江水有了暖意,让紧急的救援更添温情。

“江上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在每一个需要救险的时刻,他和同事们永远是那道最可靠的防线,守护着这份岁月静好,诠释着“人民海事为人民” 的庄严承诺。

探索创新干:找寻监管服务新手段最优解

“问题没解决,一定是你下的功夫不够。”——孙玉国

无人机、电子眼、CCTV视频监控全覆盖;智能监控屏幕在闪烁,客船、渡轮码头及船上情况一目了然;武汉长江大桥万吨货轮穿行桥孔,防撞激光预警实时监控;船舶垃圾、污水回收设备自动称重、计量,并自动传输数据到海事部门……

近年来,智慧化、信息化监管手段得以广泛应用,海事监管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但作为业务副处长,孙玉国总会和团队来到现场,守护现场 。

“咦,船长,断电后,客舱安全应急门如何手动打开,咱们船员大多不熟悉啊!”“五一”小长假前夕,记者随正在排查风险隐患的孙玉国登上了客渡船“江城1号”。发现隐患后,他喊来船员,手把手地教,并督促渡船公司组织所属全部客渡船船员开展相应培训后才作罢。

这样的场景,孙玉国日复一日,尤其是逢年过节、重大活动、大风大雾天气时,他几乎天天都到现场。

“ 一线工作就是这样子。 只有深入到现场,随时发现问题、找出隐患,随时推动解决,才能真正把工作落到实处,做到老百姓的心坎里。科技再先进,也不能替代人的责任心。”孙玉国解释道。

不满足于表面的平静,更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繁忙的长江武汉段,拥有长江干线最大最密集的“桥群”,日均300余艘次的船舶流量,桥区航道最窄处仅110米且水流复杂,船舶大型化明显……

“这里每过一艘船,都是对航行精准度的巨大考验。”孙玉国坦言。

怎么办?

光靠人严防死守肯定不行,必须给武汉长江大桥这座历史名桥装上“智慧大脑”。为此,孙玉国带队测量桥孔不下十遍,无数次建模、推演、测试,多次走访桥梁建设、管理等单位以及通信部门,那段时间,他的手机计步器每天都是“3 万+”。

2023年年底,武汉长江大桥主动防撞系统实船测试终于取得成功!该系统能精准探测船舶超高、超速、低速及偏航等异常行为,自动以多种方式向船舶发送警报,海事部门可以迅速介入,从而变“人盯人防”为“智慧监控”。

“问题没解决,一定是你下的功夫不够!”孙玉国常对团队成员说。刚进单位时,他的学历不高,但一方面他加强学习,一方面和团队积极钻研,推动技术与管理双创新,寻求监管保障新手段、最优解。

针对辖区纯电动游船陆续投运,他率先制定新业态船舶安检手册、应急指南,并推动船舶配备持证电工、码头设置应急抢修点,实施开航动态报告和航线航次报告,让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人。“江城放心渡”,已成为武汉一张闪亮名片。

针对桥区、渡口、两江交汇区等高风险区域,他创新实施“三线 ”工作法,划出桥区“警戒线”、汉江河口“引导线”、渡船航行水域“斑马线”,规范船舶航行秩序;建立“四位一体”救援模式(无人机定位、智能救生圈投放、视频监控、海巡艇快速抵达),与公安、航道等部门构建辖区“应急救援联防体”,让救援时间大幅缩短……

不仅心系桥区与渡运安全,更要守护这一江碧水。

他创新船上储存、到岸交付的“零排”模式,带队推动建立船舶垃圾分类回收机制,确保每一艘过往船舶的垃圾、污水都能妥善处理。

但刚开始推行“零排”模式时,很多船员不理解:“祖祖辈辈都往江里排污水,咋就不让排了?”

一艘一艘船地跑 ,一遍又一遍地耐心解释……近3年来,孙玉国走遍沿江28家相关单位,完成船舶排污管道”铅封”2000余艘次,推动建成6个智能接收码头,并推动“零排”模式从长江干线延伸到汉江等支流;建成了湖北省首个船舶污染物检测实验室。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辖区水质更 加清澈,鱼类资源逐渐丰富,长江两岸绿意更加盎然。

“孙处,这个月我们码头接收船舶垃圾量增加了40%”一位码头工作人员欣喜地报告。

“现在带着孙子在江边看江豚跃出水面,才真正理解了您之前说的‘保护长江就是保护未来’ 所蕴含的深意。”一位曾抵触船舶铅封,现在成了义务环保宣传员的船长老王,在给孙玉国的信中写道……

深耕技术与管理前沿,像啄木鸟一样为长江航运安全、绿色发展把脉问诊,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让航行更安全、让水域更清洁”的使命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孙玉国带队开展现场安全检查.jpg孙玉国(右一)带队开展集装箱船舶现场安全检查

服务暖心干:既守住法律底线,又焐热群众的心

“就这样在家里难得看到,一个电话就走的男人,竟然在单位这么敬业,还得了那么多的奖!”——孙玉国女儿

当过海员的孙玉国,最懂船员的冷暖。

孙玉国常说,在长江等内河,一艘船就是一个家,船上每个人的安全都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幸福。海事执法这杆秤,一头是法理,另一头得装着人心。

“一切按规矩办”,孙玉国常对团队说:船舶违法违规了,就得按规矩办,守住法律底线、安全红线,因为“长江是大家 的长江”“安全是最大的效益”。

孙玉国还有另一个“规矩”: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把法律、道理讲清说透,帮助船员充分认识到违法违规行为对社会、对自身带来的危害。

正是这种“规矩”,让这位长期从事一线执法的老海事,始终保持“零投诉”。

用温情化解纠纷,让矛盾变小,让爱心扩大。他推动成立了武汉船员权益保护和一站式解纷中心,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处置在源头,探索水上交通“枫桥经验”;打造“首站心港湾”船员服务品牌,推动建立长江中上游首个绿色综合服务区,每年为船员提供便民服务2万余次。

暖心服务,赢得多方信任、尊重。

“他平时对我们的规范管理,不是简单的行或不行。”中长燃武汉新五里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站长喻凯雄介绍,“还会教你怎么行,帮你怎么行。”

2023年长江枯水期,该服务区对开水域出现浅滩,眼看来往船舶过来加油受阻,服务区干着急。孙玉国知道后,多方协调建立白沙洲临时停泊区,供船舶加油时临时停靠,既守住安全底线,又解决船舶和服务区的加油难题......这样的事例,在孙玉国的海事生涯里有很多很多。

“这片码头是2012年起建起来的…… ” “你看,武汉船厂也搬迁到这里了…… ”

当再回到他零距离守护20年的武汉阳逻港时,孙玉国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起来。这里,孙玉国亲眼见证了阳逻港从小渔村到长江中上游最大集装箱枢纽港的辉煌历程。

“发展江海联运,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他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带队开通“五个一律优先”绿色通道,推出“口岸审批马上办、船舶进港零等待、检查维护一对一”等系列服务举措,将国际航行船舶通关时间压缩60%、船舶在港时间减少50%,每年为企业节省运营成本超2000万元,助力建设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你到底有没有在阳逻工作过呀!”见孙玉国在阳逻工作时间长,亲朋好友有时会询问他阳逻附近好吃的、好玩的情况,而总是在海事趸船和码头间来回打转的他,却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心里装着长江安澜的大局,装着每一个航企、每一名船员切身的利益,而把更多的亏欠留给了家人。

“‘好,知道了。’当时孙处对着电话应了几声,握着对讲机的手背上青筋凸起。”武汉港区海事处吴爱玲回忆,2023年元旦假期,孙玉国正带着海事青年开展客渡船上线前安检,刚接完电话,她看到这个年过五旬的老海事踉跄了一下,手肘重重磕在消防栓箱角。

后来得知,是孙玉国母亲去世了。没几天,吴爱玲又见他出现在了春运上线安检第一线,眼圈黑黑的。而此前在跨年夜值班时,吴爱玲隐约听到走廊尽头的孙玉国沙哑着嗓子说:“妈,等春节结束我就来陪床!”

“孙队,今天您不是休息吗?”去年汛期,见孙玉国顶着暴雨指挥船舶避险,刚加入海事的小张好奇地问。

“他休息时在岗太正常了!他在岗不奇怪,不在岗才奇怪呢。”同事们不约而同地笑起来。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孙玉国刚做完手术没多久。

“就这样在家里难得看到,一个电话就走的男人,竟然在单位这么敬业,还获得那么多的奖!”女儿谈起父亲孙玉国,熟悉而有些陌生。

薪火代代传:让海事精神如江水永远流淌

“我能做的,我先做到。大家看我做久了,自然就跟上了。”——孙玉国带新人“秘诀”

一个漂亮的甩尾,再稍稍往前冲,海巡艇便慢慢地挤开塑料浮桶,稳稳地帮靠在了海事趸船旁。

“这都是孙处教出来的本领…… ”面对记者的夸赞,武汉海事局海巡艇女驾驶员熊文梓说,“孙处驾驶技术那才叫神呢,尤其在每一次应急处置中,简直出神入化。”

“哪有什么神话,不过是熟能生巧。”此时,孙玉国卷起袖子,露出手臂上的一道疤痕,那是刚上岗那会儿上下海巡艇时撞的。随后,又翻出珍藏的航海日志,泛黄的纸页上记录着他30年驾驶零事故的一条条秘籍……

“我刚入职武汉海事时,满耳朵都是他的故事。”

“我准备考武汉海事时,就知道有个孙劳模,感到很神圣。”

而和孙玉国工作之后,同事们发现,“他像个大家长。有他在身边,办起事来就不怕。”

“停!”孙玉国突然喊道,“小王,你刚才的舵角调整慢了几秒。”他走到船舶驾驶模拟器前,详细讲 解着操作要领……手把手地教,这在“玉国”青年班组的日常训练中随处可见。

“咱们做海事工作,一丝一毫的差错都可能酿成大祸。一定要细心再细心!”面对刚入职青年在整理船舶防污数据时的疏忽,孙玉国坐下来一起核对后说。

2023年11月,第九届“湖北工匠杯 ”技能大赛现场,当“玉国”青年班组包揽船舶驾驶和轮机双料冠军时,台下的孙玉国眼角湿润。

“骄傲的不是奖牌,而是看到他们超越了我。” 孙玉国 说,“守护长江不是一代人的事,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海事精神像江水一样永远流淌。”

在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海事局的指导下,2013年6 月,“玉国创新工作室”成立;2020年10月,组建“玉国”青年班组;2021年9月,长江首个公务船船员轮驾实训基地挂牌成立……

近年来,“玉国创新工作室”不仅完成课题研究、技术攻关20余项,而且走出6名省部级先进典型;武汉海事局微信公众号“玉国,你好”栏目上推出了众多“徒弟”的事迹,他们都像孙玉国一样,“啥都会、啥都优秀”……

“‘劳模处长’是怎么带出‘劳模团队’的?”记者好奇。

“我能做的,我先做到。大家看我做久了,自然就跟上了。”孙玉国笑了笑。

“可不是嘛!孙处巡查比谁都勤,半夜抢险第一个冲,我们哪好意思偷懒!”一旁的老陈插话。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脚踏实地。胸怀国之大者,办实为民小事;一心为公、一心为民、一心为船方……“三干”精神,像一盏永不熄灭的灯,激励着年轻海事人逐步成长为守护长江的中流砥柱,更激励着广大长江海事人为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力量!

孙玉国带队开展船舶现场安全检查.jpg

孙玉国(左三)带队开展船舶现场安全检查

编辑:周晓幸

审核:周献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