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北京市交通部门和首发集团总体要求,首发路产分公司以“功能优先、交通优先、兼顾保障和环境提升”为原则,全面推进桥下空间整治提升,为首都交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65座桥下空间整治完成 年度任务圆满收官
在集团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部统筹指导下,首发路产分公司提前部署、积极行动,强化内外部联动和资源调配,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已完成北京市65座桥下空间整治提升任务,实现桥下空间管理用房拆除、护栏拆除、地面硬化“三个100%”目标,提前完成2025年桥下空间整治提升任务。整治提升后,增加公共停车场69处,面积约21.80万平方米;增加绿化面积约2130平方米;优化整合公交、养护等城市保障点位7处,面积约6万平方米。
兴华路立交桥整治前
兴华路立交桥整治后
“拆建管”三位一体 构建标准化治理体系
路产分公司以“拆房、拆护栏、硬化地面”为核心标准,制定《首发路产分公司“新一轮”桥下空间整治提升专项工作方案》,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划分五批次治理计划,与属地、使用单位共建“一桥一策”方案,涵盖现状调研、工程设计、工程计划等环节,形成“整治-验收-巩固”闭环管理模式。
面对整治阻力,创新推出四项攻坚举措,向违规单位发放《腾退告知书》、对进度滞后单位开展现场督导、通过引荐新使用单位实现功能匹配、联合属地部门开展“政策宣讲+执法督促”联合行动。
路产人员与使用单位协商现场
桥下空间焕新 从“闲置灰”到“生态绿”
兴华路立交桥整治后地面平整开阔,肖家河桥拆除管理用房后绿意盎然,箭亭桥通过硬化处理实现蝶变……自2024年11月进入桥下空间整治攻坚以来,首发路产分公司以“破难题、促蝶变”的实干担当,掀起城市空间焕新热潮。面对部分使用单位不配合的“硬骨头”,首发路产分公司以锲而不舍的韧劲开展多轮协商,创新采用“腾笼换鸟”模式,实现空间功能与城市需求的高效匹配,让闲置资源重焕生机。在整治提升遇阻的关键时刻,首发路产分公司主动靠前、协同联动,与属地政府、执法单位等建立“攻坚联盟”,凝聚多方合力破解困局。
在桥下空间整治提升过程中,首发路产分公司累计出动路产巡视车辆1155次、2038人次、主动与属地政府沟通协调97次,协调开展联合执法12次,召开相关推进会议42次,发放腾退告知书37份,主动与使用单位协商整治提升工作315次,通过首发路产分公司的不断努力,串联起65座桥梁的“守护路线图”,以“全覆盖、零死角”的巡查力度,筑牢安全防线。路产人员深入一线协商腾退、发放告知书、实施“桥长制”常态化巡检,用脚步丈量每一寸桥下空间,确保整治成效落地。
路产人员“桥长制”常态化巡检中
长效管理再升级 探索空间利用新路径
下一步,首发路产分公司将结合城市功能需求,重点探索动态交通、静态停车、城市保障、景观环境等领域的空间利用,让桥下空间“金角银边”释放更多民生价值。针对重点保障路线桥梁,通过“见缝插绿、立体绿化”等多元方式打造“花园桥区”,构建层次丰富的绿化景观体系,塑造城市新景观,助力首都“花园城市”建设。
从拆违治乱到功能重塑,从环境整治到生态提升,首发路产分公司正以“绣花功夫”雕塑城市桥下空间,让桥下空间变身交通顺畅、环境优美、服务便民的城市新空间。
编辑:熊婷婷
审核:李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