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中山航道事务中心交出这份答卷

2022-12-23 17:04:20 来源:广东省航道事务中心 作者: -标准+

十年,是奋进的时间坐标。十年来,中山航道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以奋斗之姿落实广东省航道事务中心、中山市委市政府各项部署,紧抓中山市航运能力提升及绿色发展示范区创建等历史机遇,坚持党建引领,不忘初心,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用时间的巨笔绘就了中山航道蓬勃发展的画卷。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十年来,广东省中山航道事务中心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总揽航道事业发展全局,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互促共进。

十年间,先后获得“中山市直机关党员先锋岗”“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船舶机舱设备操作工职业技能竞赛优秀组织奖”、第十届广东省市直机关“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中山赛区“党建创新类”二等奖等多个奖项和荣誉称号。

中山航标与测绘所党支部发起并搭建了“守护岐江·筑梦湾区”党建共建平台,共吸纳了7个涉水单位党支部成员单位,助力推动解决岐江河治理难点问题,开创联动发力、合力攻坚的党建工作新局面,受到市直工委的肯定。

中山中心党总支参与建设中山市直机关“党建领航 共建模范”防污治水先锋工作,围绕整治黑臭水体主要任务,结合航道工作实际扎实开展相关活动。落实“双联双助”行动,今年以来,派出志愿者369人次参加社区疫情网格化管理,服务群众近万人次。每年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市直机关工委组织的“我为党的生日献热血”等活动。在日常工作和服务实践中彰显出了中山航道人的责任与担当。

重视弘扬“标灯”精神,航道文化建设亮点突出

十年来,始终重视弘扬航道文化和“点亮自己,照亮别人”的标灯精神,先后获得“广东省交通运输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广东省交通运输文化品牌”荣誉称号。

干部职工原创作品——中山航道主题歌《航道之歌》,代表省交通运输厅参加“永远跟党走——省直机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歌咏展演”获得三等奖。

结合航道一线工作特点,设计制作了中山航道IP形象“江河亮”,并同步制作《航道法》系列普法动漫宣传片,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配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让《航道法》的法律条文变得生动易懂。其中“江河亮巡航记”作品在首届交通运输短视频创摄大赛中荣获“最具创意奖”。

与此同时,积极开展普法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以第二课堂的形式让广大师生和家长了解航道、保护航道、支持航道建设,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群众法治参与度,服务覆盖200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了中山航道社会形象。

全面推进航道信息化建设,服务效率大幅提高

十年来,紧紧围绕“信息化驱动管理服务现代化”这一工作任务和目标,不断推进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高质量完成中山智慧航道运行管理平台建设,整合船舶航行信息、水位监测、航标遥测遥控、桥梁净高监测、船舶流量监测等各类感知终端业务系统,大大提高了航道服务和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效率。实现辖区航标遥测遥控终端全覆盖,航道现场巡查周期由原来的5天一巡延长至15天一巡,极大降低了一线航道工人巡查劳动强度,并保证了航标异常情况能在第一时间予以核实、修复,达到航标管理提质增效和基层减负双赢目标。

建成全省航道系统首个桥区航道数据采集系统,为过往船舶提供实时动态数据,并将数据同步上传至省航道事务中心智慧航道系统、粤省事等平台,极大便利了航运企业即时获取桥梁净高数据。

建成船舶流量自动观测及数据分析系统,实现观测河段全年24小时不间断地精确统计船舶流量、上下行、空重载和船舶运输货种类型等情况,统计准确率(探测准确率)达到99%,较传统的人工轮流值守,每天24小时连续7天观测统计数据的观测模式,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也极大提升了观测数据的准确度。

道标船养护管理稳中有进,辖区航道安全畅通

十年来,坚持从辖区实际情况及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出发,着力推动航道事业不断发展。辖区航道维护里程535.5公里,维护航标数从2012年的389座、923盏增加至目前的989座、1620盏。十年间,出航里程累计超过10万公里,发布航道通告241次,开展涉航技术服务157宗、技术核查项目1179个。

十年间,改造建设新型塔标34座,占现有管理维护塔标的34%,其中7米级塔标18座、10米级塔标16座。塔标标身由原来的锥形状改造成柱形状,外观更加平整光亮鲜明;标体爬梯由原来的外爬式改建成内旋式,因不占用标身外部空间使标身更加简洁大气。

这些改造不仅提高了作业人员作业安全性,而且改善了河段航标通航视距,优化提升了航道通航环境,更好地保障了辖区水路交通安全。

扎实推进航道建设项目,通航条件明显改善

十年来,完成鸡鸦水道(含黄沙沥)航道整治工程、磨刀门水道及出海航道整治工程、广东省航道支持保障系统工程中山辖区工程、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项目龙横航道改线工程等航道建设项目;完成横门东出海航道应急抢通维护疏浚工程、广新海事重工港池(含支航道)维护疏浚工程、二茅涌航道应急改道建设工程,并开创了航道维护和建设资金筹措与地方政府紧密合作的新模式;辖区通航环境得到优化,地方水运状况明显改善,珠江三角洲千吨级航道网更加贯通,船舶大型化趋势显现,社会效益明显。

省市联动携手合作,示范区创建积极推进

主动作为,积极搭建沟通桥梁,促进省市联动、携手合作,共推中山航道建设。今年6月,省中心主任陆明生与中山市市长肖展欣举行座谈,就联合推动中山市航道高质量发展达成共识。此后,中山市政府与省中心联合成立了中山市航运能力提升及绿色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专班,研究制定了《中山市航运能力提升及绿色发展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致力于推动地区航道扩能升级,强化港产城融合发展、智慧水运建设和绿色发展。9月,中山市副市长曾奕带队到省中心调研座谈,双方同意携手推进小榄水道航道二期工程和桂洲水道航道扩能升级工程等项目,并研究部署示范区创建相关工作。目前示范区创建工作正在加快推进。

未来,中山中心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砥砺奋进,奋发有为,紧抓机遇,全力以赴协调推进中山市航运能力提升及绿色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中山航道高质量发展,服务地方发展,继续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编辑:陈雪飞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