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汇书海 | 立德树人视域下探索航海类教育

2023-05-24 16:34:15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杨玮璐 刘宝龙 -标准+

航海职业教育在我国航海人才培养板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培养了大批水上运输技术技能人才。2020年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出台,为航海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新要求,航海学课程教材要做到知识传授与思想道德培养并重。由陈宏主编、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航海学(第2版)》,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尝试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自然地结合,为航海类专业教材的课程思政提供了良好示范。

该教材共19章,第1—3章为航海基础知识,介绍了地理坐标、方向、航向、航程、海图投影、识图与使用、潮汐与潮流等;第4、5章为航迹推算和陆标定位;第6—10章为航海仪器;第11、12章为天文航海与时间系统;第13、14章为航标与航海图书资料;第15—18章为航线与航行方法;第19章为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

教材从以下几个方面突出课程思政要点。

深度挖掘思政元素,优化教材内容。本着让学生充分感受航海文化和航海职业价值的目标,教材多方面、多角度抓住课程中蕴含的优秀思政元素。在课程导学部分,教材在多媒体教学资源中充分展现航海家们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突出勇于探索、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引导学生树立热爱航海、热爱科学的精神信念,提高专业认同感。在专业知识部分,教材在讲授“磁罗经”时,适时加入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指南针的详细介绍,展现我国古代发明对世界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在讲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时,增加“北斗卫星的优势”等多个视频资源,通过展示核心技术掌握对大国重器的关键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在推动航海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强调教学目标引领,创新教学方式。该教材在课程思政背景下,结合交通运输部最新发布的《海船船员培训大纲(2021版)》《海船船员考试大纲(2022版)》,从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出发,按照航海技术职业技能(三副职业岗位)标准设计教学目标,通过结合学生学习习惯,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来组织教材编写,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一方面增加船舶一线操作、实践技能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制作成可交互动画或视频演示;另一方面,在前期教学案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搜集整理了更富代表性和探究性的典型案例,通过情景重现,鼓励学生探究船舶航行中的知识运用和技术要点,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言传身教,突出知行合一。该教材的所有编写人员均为“双师型”教师,具有多年的远洋船舶工作经历,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教材的编写除了保证大纲所要求的知识框架完整外,还将教师自身从事航海运输工作的真实案例和体会增加在教学资源库中。

注重课后保障,完善教材课程思政体系。课后相关资料的学习也是渗透思政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教材通过资源库模块配备了每个章节的专题习题,习题基本上为海员适任考试的真题,对于初学者有一定的难度,又因题量大、知识点多,需要学生有攻坚克难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品质,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专注、严谨的学习态度,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成就感和获得感。

编辑:谢梓君

审核:王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