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服务应注重细节体贴人心

2024-02-08 15:21:31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记者 孙妍 -标准+

年味越来越浓,返乡的脚步也越来越急切。小年之后,每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稳破2亿,各地创新的暖心服务举措备受关注。

新能源汽车出岛专班应需而设

新能源汽车过琼州海峡难的话题成为社会热点。1月30日、31日有媒体连续报道新能源汽车通过港口轮渡过海难、票量少。海南海峡航运股份有限公司给出的回复是根据相关规定,新能源汽车需按照不超过10%比例(不得多于18辆),安排符合装载运输条件的船舶开展运输。

一些媒体在转载报道时特别提到——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新能源车辆专班。1月31日19时,“海南发布”通报了海口新海港增开新能源汽车出岛专班的消息,新海港于2月1日早晚各设立了一个新能源汽车专船航班,采取人车分装的方式开往徐闻港。当日22时,海口市交通运输局和港航管理局也发布了5条小车过海重要提示,对先购票再到港、顺延登船和停航延后等具体事项进行了详细说明。

2月2日,出岛专班实现常态化运营,海口新海港暂定每日10时30分和20时30分各设立1个新能源汽车出岛专船航班,每班装载量约100辆。每日19时开售次日专班船票。

冬季一直是海南旅游的旺季。自驾车进出海南岛也是近两年更多人选择的出行方式,在高峰时段和恶劣天气导致停航的情况下,堵车是常态。

目前,琼州海峡南北两岸均实行全预约过海模式,出岛专班的及时出现,让公众的出行需求得以更好满足,紧张的舆论也随之纾解,为2024年春运的安全便捷温馨主题开了个好头。

高铁“遛娃舱”满足个性化需求

最近,高铁上新“遛娃舱”冲上微博热搜。临时改造“遛娃车厢”出现在厦门开往上海的G1654次高铁列车上。视频里,高铁餐车一部分区域铺上了地垫,桌子上摆放了玩具和书籍。

《人民日报》评论,将餐车临时改造成“遛娃舱”,“新”意满满又“心”意满满。从“走得了”到“走得快”再到“走得好”,旅客对出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春运服务也要愈加注重细节、体贴人心。

在这条新闻的评论区,我们也看到网友发出的不同声音。“我还没抢到票,还要有遛娃车厢,我不是杠精,但我这几天真的发愁车票。”这是没买到车票的人发出的焦虑之声。也有来帮忙解释的网友:“个别线路,占用的也是餐车,还是有心了。”更多人给予了支持和肯定:“希望可以推广,不是参观用的,看看能不能长期办下去。”这些网友已经开始琢磨“遛娃舱”能不能“可推广、可复制”了。

坦率讲,春运期间上新“遛娃舱”,铁路部门用心且有魄力。春运的高铁票很紧俏,过年回家,买到票是第一要务。在这样忙碌的春运中,“遛娃舱”值得尝试吗?

从舆情角度看,任何尝试都无法实现“零负面追求”,对于公众的意见表达,合理的,吸收接纳;情绪化的,理解倾听。“遛娃舱”是交通运输行业面对乘客的不同需求,给自己提出的更高要求。完善精细化管理更体现在细微处,从静音车厢到“遛娃舱”,铁路部门投入了一些成本,比如玩具和书籍,舍弃了一些经营空间,占用了一部分餐车资源,在这样的特殊日子,更显得难能可贵。

正如《人民日报》的观点,在平衡兼顾中找到可操作、能落地、见实效的解决方案,才能让旅途更加安全、更加舒适。

规范市场不能一禁了之

浦东机场网约车禁令最近饱受争议。2月2日,有网络大V针对此事在微博发言——严禁网约车去浦东机场揽客不是新规定,而是重申2016年就已实施的规定,这种说法恐难服众。网约车去浦东机场载客的情况已经持续多年,而且虹桥机场网约车仍可前往,这不成了“一市两规”?

2月3日晚,在禁令发布后的第6天,上海市交通委决定,2月4日起恢复浦东机场区域内网约车运营服务。

网络上也有不少自媒体在禁令实施期间客观展示了浦东机场打车的现状。B站一位UP主就录制了这样一段视频——午夜浦东机场,旅客出入正常,没有出现大流量的拥堵情况。机场停车场畅通无拥堵,公共交通停运后,浦东机场出租汽车等候区有专人维持秩序,出租汽车充足,两个航站楼候车时间均不超过10分钟。

这位UP主坐上一辆出租汽车,他要去的地方是离机场较近的区域,因此担心司机态度差。出租汽车司机接单后却很平静,和候场区管理员申请了一张短途票。一路上两个人的聊天让人印象深刻。

出租汽车司机说,接这个活他在停车场排了2个小时队,有了短途票,返回接客可以少排一会儿队。谈到网约车,出租汽车司机确实有些抱怨,如果网约车和出租汽车价钱一样,也就算了。但现在是出租汽车进市区要200多元,网约车只要120元,市场被打乱了。

“以前上海出租汽车是真的好,接老人啊、送高考考生啊,都是免费的,那时都说上海出租汽车是城市的名片。现在呢,好多出租汽车司机的态度都差得不得了,车内的环境也不好。”该UP主说。

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禁止网约车去浦东机场揽客的初衷,或许是考虑到浦东机场出租汽车车源充足、乘客等车时间并不长,而出租汽车司机“排队时间过长”,B站UP主的体验也印证了这一情况。

一个禁令不能改变目前上海市出租汽车和网约车市场存在的问题。行业管理的职责不是一禁了之,提升出租汽车行业的服务水平、用更优质的服务赢得老百姓的认可,规范网约车平台的经营、用市场的手段解决市场的问题,或许这才是司乘两方期待的双赢。

编辑: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