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榜样力量,感受时代脉搏。公共交通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出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23年“我的公交我的城”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安排,中国交通报社同期组织开展了新时代“公交榜样”推选宣传活动,将推选出新时代“公交榜样企业”和新时代“公交榜样人物”。
即日起,本报开设《发现新时代“公交榜样”》栏目,陆续展示活动报名企业和人物事迹,并通过调研采访,进一步挖掘公交企业和人物的经验成就、榜样故事。敬请关注。
聚焦主责主业 办好有为公交
在她的带领下,浙江省绍兴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绍兴公交)以“保民生服务,助城市发展”为服务宗旨,立足公共交通主责主业,朝着“平安公交、服务公交、效率公交、有为公交”目标不断迈进;秉持“公益性+市场化”的现代公交运营理念,推动企业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经营,连续四年在浙江省公交服务质量考核排名中位居前两位。她就是绍兴公交党委书记、董事长尉丽君。
拓展服务半径 融入“城市末梢”
自加入绍兴公交以来,尉丽君带领企业紧紧抓住绍兴城市发展等机遇,坚持“规划高起点、设施高标准、服务高品质”,深耕公交主业,迸发精彩蝶变。
绍兴公交不断拓展服务半径,聚力构建“高效出行便捷圈”,先后新开及优化调整常规公交线路278条次、特色公交线路77条次,线路长度增加1692.1公里。其中,6条线路“融杭联甬”,6条跨县域线路助推“三区两市一县”互联互通,110条地铁接驳线路覆盖3个城区,公交线网逐渐融入“城市末梢”。
“绍兴公交积极探索公交助力共同富裕新路径,在浙江省内率先实现‘村村通公交’500米范围内建制村全覆盖,较大自然村公交覆盖率达90%以上。”尉丽君说,针对“文旅产业复苏”态势,绍兴公交上线铛铛车、双层巴士、旅游定制线路,打造城市靓丽名片。适老化车型、学生定制车,更是绍兴公交为“一老一小”群体幸福出行给出的公交方案。
深耕智慧运营 探索“未来公交”
点亮出行“新模式”、赋能数字“新大脑”、搭建便民“新场景”,尉丽君持续探索拓展公交发展的“未来模式”,致力于为市民乘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现代化公交运营服务。
绍兴公交在浙江省内首创“动态云公交”,实现手机预约公交出行,获评浙江国资国企“一件事”最佳改革实践案例;创新推出“灵活公交”服务模式,畅通出行的“最先和最后一公里”;推出省内首条自动驾驶公交线路,上线古城自动驾驶公交体验线路,为“未来公交”发展探路前行。
尉丽君介绍,绍兴公交建设了数字大脑,以交通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建成“一平台、一云端、一App”为支撑的公交数字化体系,搭建“营运、服务、安全、机务、管理”大数据决策分析五大平台,实现数字赋能助力企业管理。
面向乘客端,绍兴公交上线“越畅行”App,整合公交动态信息查询、智能路线规划等功能,公交出行实时查询渠道增至10种。此外,实现支付宝、微信、银联、“越畅行”App、数字人民币等公交乘车支付方式,实现移动支付全覆盖。
开源节流并重 优服务增效益
多年来,尉丽君坚持系统化、人性化管理理念,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服务与效益并行”原则,牵头制定绍兴公交《降本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多措并举降成本、深挖潜能增效益,探索建立“公益性+市场化”的运营模式,有效应对常规公交出行分担率持续下降等问题,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优化线网布局、降低机务成本、拓展特色服务等方式,绍兴公交有效提升客流量、提高企业“造血功能”。绍兴公交坚持“城区提效、枢纽衔接、外围补充、远郊扩网”整体布局,按照“一线一策”逐步优化公交线路、调整班次编排。2018年以来,累计新开及调整常规公交线路278条,撤销重复、低效线路24条,减少低效运营里程562万公里。
结合客流实际,绍兴公交控制用车成本,实施“小车替换大车”方案,2023年10米级以上大车型减少233辆,8.5米级以下中小车型增加133辆,节约购车资金约1.3亿元。实施车辆能耗管理办法,2023年百公里能耗费用为102.75元,同比下降约26.59%。清洁及新能源公交车占比增至95%以上,实现低谷充电率100%。
“绍兴公交推进青春专线、旅游观光线等特色线路建设,截至目前共新开及优化特色线路77条,实现运营收益近1100万元。”尉丽君介绍,绍兴公交还深化外部协作,紧盯市场动态,进一步拓宽“公交+”产业链,做优“公交+广告”、做强“公交+汽修”、探索“充电+汽配”,打造经济效益新增长点。
编辑:刘文超
审核:闫新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