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地下市政管线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被称为城市“地下生命线”。城镇地下市政管线一旦受损,就会给城市安全运行和居民日常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城镇地下市政管线总长度超过450万千米,其中已有53万千米达到设计使用寿命。为保障城市“地下生命线”的安全、有效运行,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以促进城镇地下市政管线的建设和更新改造工作。
在技术层面,面临的挑战可谓十分艰巨。城市地下市政管网种类繁多,病害程度和形式也复杂多样,现有技术在排水管网修复更新工程中应用较多,但是针对同样数量巨大的给水管网、燃气管网和热力管网,由于运行条件更加复杂,对技术要求更高,而且国内外在这类压力管道灾害防控的核心技术——非开挖修复更新技术的研究基本上刚起步,远不能满足市场的巨大和迫切需求。
如何保证城市地下“生命线”的安全畅通?非开挖管道修复更新技术是解决城镇管网病害问题的“微创技术”,是城市更新中管网更新的最佳技术选择。
非开挖工程技术是利用微开挖或不开挖方式对“地下生命线”系统进行设计、施工、探测、修复和更新、资产评估和管理的一门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穿越公路、铁路、建筑物、河流以及在闹市区、古迹保护区、农作物和环境保护区等不允许或不便开挖的条件下进行燃气、电力、给排水管道,通信、有线电视线路,天然气管道等的铺设、更新、修复以及管理和评价等,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简写UNEP)批准为地下设施的环境友好技术(Environmentally Sound Technology,简写EST)。
《非开挖管道修复更新技术》(第2版)是在总结编者长期科研成果和国内外大量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各类先进标准和相关理论编写而成。本书的主要特点是理论和实践并重、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在管道检测评估一章中增加了电法测漏检测技术、管中探地雷达检测技术和智能球(Smart Ball)检测技术;在管道预处理一章中增加了机器人清淤技术;在管片与短管内衬法修复技术一章中增加了3S模块法、短管内衬法的相关内容;在管道局部修复技术一章中增加了不锈钢快速锁法;全面更新了检查井修复技术一章;新增热塑成型法管道修复技术和刚性锚固塑料内衬法管道修复技术两章内容。
本书的问世,将有助于推动我国非开挖管道修复更新技术的市场应用更加规范、工程质量得到进一步保障,为广大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购买图书请扫交通出版社微店二维码:
编辑:刘雨静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