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与万里长城、金字塔、佛加雅大佛塔同被列为世界上最宏伟的四大工程,是一座历史的丰碑,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历经2500多年,京杭大运河并没有成为历史遗迹,而是活着的、流动着的文化遗产。
202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申报的系列遗产分别包括河道遗产27段,总长度1011公里,相关遗产共计58处。其中江苏有遗产点段28处,占总数的三分之一,是列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密集。
京杭大运河因运而建,虽历代修建运河目的不同,但重要的功能是运输,尤其是运河江苏段,运输功能经久不衰,作为“活态”遗产传承至今。人们依河聚居,城市因河而兴,运河成为历代漕运要道,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起着重要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思想交流,促成大一统中国,伴随着中华文明进步。
作为运河重要功能的水路运输,具有占地少、运能大、能耗低、污染小、安全性高等优势。现在,京杭运河苏北段是整个京杭大运河通航条件最好、船舶通过量最大、社会经济效益最为显著的区段,为沿岸城乡的经济繁荣、人文景观的对外宣传、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便利的服务。
京杭运河苏北段(简称苏北运河)北起徐州蔺家坝,南至扬州长江六圩口,全程404公里,水位落差31米,途经徐州、宿迁、淮安、扬州4市14个县(区),沟通江、淮、沂、泗水系,建有11个航运梯级10道28座大型船闸。在京杭运河可通航里程中,其船舶密度、通过量、货运量均为位居全国前列。
1934年起,在防治水患,治理淮河过程中,利用庚子赔款退款,由当时导淮委员会主持,上海陶馥记营造厂负责承包施工兴建了邵伯、淮阴、刘涧3座船闸,船闸采用了当时世界先进的钢板桩和混凝土材料技术,至此我国开始有了先进的大型船闸。现在,扬州江都区邵伯镇依然清晰可见邵伯老船闸遗存。新中国成立后,从上世纪50年代起,结合南水北调工程,国家开始了对古老的大运河部分恢复和扩建工作,重点扩建了徐州至长江段400余公里的运河河段;上世纪80年代,又把能源和交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点,对大江南北的江苏、浙江以及山东黄河以南的运河进行大批整治;“九五”规划之后是京杭大运河建设大发展时期,济宁至杭州近900公里的京杭大运河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
从“十五”时期起,江苏省政府2007年、2011年两次出台加快水运发展意见,不断加大公共财政支持。2010年11月30日,历时6年的京杭运河徐扬段续建二期整治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标志着京杭运河徐州蔺家坝至扬州六圩口404公里航道全部建成国家二级航道,成为我国内河航道中仅次于长江的等级最高、渠化程度最好、船闸设施较为完善的人工航道,2000吨级船舶可全年从江苏徐州直达长江,并可昼夜双向通航。目前,苏北运河沿线船闸,解台、刘山为二线船闸,其余8个梯级均建成三线船闸。货物通过量成倍增长,在长江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十分突出已成为我国东部南北水上运输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2019年2月,《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印发,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为引领,统筹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2020年,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出台《江苏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发展改革委联合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文化和旅游厅,分别编制了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文化价值阐释弘扬、现代航运建设发展等6个省级专项规划,指导大运河沿线11个设区市制定出台地市实施规划,全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1+1+6+11”规划体系初步形成。
2021年9月,大运河江苏段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高邮先导段工程开工建设,标志着运河江苏段新一轮保护建设全面开始,工程也是交通强国江苏方案十大样板之一。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航运建设全过程,打造京杭大运河绿色航运示范区。工程项目覆盖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8个地市,全长约687公里。进一步发挥京杭大运河江苏段的国家水运主通道功能。通过生态护岸的建设,使运河水与两边岸融为一体,也为打造亲水平台提供了空间,运河两岸将重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
2023年3月,江苏印发《关于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的意见》,紧紧围绕覆盖更广、标准更高、联动更畅、效益更好的现代化水运体系建设,实现由水运大省向水运强省高质量转变,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运河江苏段又迎来一个新的起点,向着交通强省和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目标迈进。
今天的京杭大运河,雄视百代,光耀千秋,是我们民族的血脉,也是我们民族的文脉。不仅见之于运河的修建兴衰,蜿蜒曲折,更是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和历史,是传播优秀中华文化的窗口,拥有十分深远的历史影响,和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如今,京杭运河运河苏北段已呈现出“鱼在水中游、鸟在天上飞、船在景中行、人在岸边赏”的运河现代航运生态画卷。
编辑:刘雨静
审核:王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