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个关键培育发展甘肃交通新质生产力

2024-06-28 11:28:30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马琼晖 -标准+

6月18日,第13届交通运输通信信息中心主任工作会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当日,甘肃省交通运输行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服务中心和甘肃省智慧公路交通重点实验室揭牌成立。

作为国家向西开放布局的战略通道,甘肃积极探索创新,全面推进“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建设,为智慧交通发展开辟新的应用场景,在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方面密集行动、积极作为。

建设智慧交通,发展交通新质生产力关键在“谋”。首先,要围绕数字交通布局、数字政府体系,结合地区实际,出台宏观规划。在这方面,甘肃先后印发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十四五”发展规划、数字交通建设行动方案等六项规划,在全国首创省级科交协同创新机制,按照“远近结合、分步实施”的原则,统筹推动数字交通体系建设。其次,标准是推动数据资源管理、智慧公路建设以及网络安全防护标准化、规范化发展的基础。对此,甘肃研究出台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技术指南、云数据中心数据交换共享标准等20余项信息化标准规范。最后,积极推进试点先行是敢为人先的举动。甘肃积极推动“车路协同、创新发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金城南云收费站和清傅5G智慧公路入选全国“智慧高速创新科技典型案例”;建成西北首个“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基地”。积极落实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部省联动试点任务,汇聚整合公路、客运场站、水运码头视频资源1万余路,实现公路应急、交通执法、道路养护信息“点对点”高效传输。

数智赋能行业现代化治理,关键在“用”。首先,要建构数据支撑体系,甘肃交通构建了“1+1+4”省级综合交通数据中心,集成数据、业务和服务三大中台,98个系统上云部署,建管养运全过程数据采集汇聚,71项数据向行业内外单位交换共享。其次,要让数据服务于民,甘肃建成省级综合交通运行监测平台,自主研发“秒易查”微信小程序,接入高速公路ETC门架、收费、12328热线等数据,全面提升出行服务品质。最后,要让数据为行业高效治理服务,甘肃推动市县农村公路信息平台建设,农村公路自动化检测比例达到63%。在兰海高速公路、青兰高速公路重点路段,构建车流主动管控系统,实现交通流量调节。运用桥梁健康监测、灾害应急响应等信息平台,高效调度公路运行和养护作业,助推甘肃省高速公路优等路率达到92.9%。

发挥“数据+”效应,关键在“融”。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价值日益凸显,交通运输领域具有海量数据资源和丰富应用场景,关键要发挥“数据+”最大效应,推动安全、运输、旅游等领域共同发展。甘肃在应急保障工作中主动应用数据,发挥“数据+平安”作用。在去年积石山6.2级地震抢险救灾中,通过相控阵微变雷达、无人机、北斗RTK(实时动态差分技术)等智能检测手段,对灾区6个边坡、2个桥梁工点,进行动态数据监测和研判分析,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甘肃还推动“数据+运输”深度融合,例如推进市场登记主体数据、车辆检测数据等五项数据交换共享,高效办理开办道路货运企业“一件事”。为推动交旅融合发展,甘肃推进“数据+旅游”互促发展,综合分析公路运营、流量数据,通过与旅游数据平台信息共享,成功开通天水麻辣烫铁路和航空专线,推动交通线向风景线转变。

编辑: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