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舆论热潮下的冷思考:需要包容支持也需要理性审视

2024-07-17 16:42:14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杨红岩 -标准+

“发展自动驾驶的目的是什么”“无人驾驶会不会抢了网约车司机的饭碗”“是自动驾驶还是遥控驾驶”“一个塑料袋挡住了萝卜快跑无人驾驶车”……近一段时间,围绕自动驾驶,再次掀起一轮舆论热潮。

舆论活力是创新活力、市场活力和社会活力的晴雨表,一个包容创新的社会,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对于沉寂已久的新业态市场,再次迎来舆论热潮,并非什么坏事情。

利好政策加持,资本市场青睐,尽管有一些舆论杂音,近日自动驾驶概念股“掀涨停潮”,可见资本市场已经作出敏锐回应。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创新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暴露越充分,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思路就会越明确。对于近期围绕自动驾驶出现的舆论热潮,以及社会公众提出来的五花八门的问题,政府部门也好,市场主体也罢,没必要感到焦虑。换个思路看,放宽心态,去伪存真、兼收并蓄,充分吸收其中的真知灼见和有益启迪,是不是也有利于改善并推动自动驾驶未来的发展呢?

发展中的问题,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也需要用发展的思路去解决。

历史性地看,从马车到机车,从地上到天上,人类在追求出行效率的路上从未止步也不会停步。遗憾的是,近代以来我们在科技创新领域一再错失发展机遇,有过极其惨痛的教训。

放眼全球看,自动驾驶已成为主要发达经济体面向未来争相布局和激烈竞争的重要战略领域之一。值得庆幸的是,这次我们不仅跟上了步伐,快速跻身于全球自动驾驶科技创新第一方阵,在某些方面还有所领先。

从这个角度来看,推动自动驾驶创新发展,我们的决心不容动摇、信心必须坚定,更不该受到各种杂音的影响和干扰。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也会反作用于生产力。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必然带来一系列生产关系的调整。正因为此,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未来无人化的自动驾驶“替代”部分领域的部分岗位并非危言耸听,当然了,要完全“取代”某类职业,在可预见的短时期内,也不太可能。

为什么这样讲?从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路径看,无论国外,还是国内,科技创新企业都在努力追求“单车智能”,但也需要“车—路—云”协同支撑。即便在追求实现“单车智能”的发展之路上,也还存在着“纯视觉”还是“融合感知”的技术路线之争。

而且,无论哪种技术路线,都存在着技术局限性。比如,有坑槽的路面积水后,无人驾驶车机器视觉可能将其识别为平整路面,从而作出错误驾驶决策;一个塑料袋挡在车前,高度依赖毫米波雷达等技术的融合感知系统,在作出驾驶决策时也表现得无所适从。

更何况,我们可以把机器训练成遵守交规的“模范”,对人的行为却难以控制和预判。近日,某地行人闯红灯引发无人驾驶车“触碰事故”即是明证。此外,从“萝卜快跑”无人驾驶车“呆傻憨萌”的一系列调侃看,电动车横穿机动车道、行人逆行、其他机动车抢道通行等交通违章行为,是重要诱因。

人犯错,反过来去苛责无人驾驶车太傻、太死板,看起来人类“不通情理”,但这就是现实——技术只能努力适应并服从人类行为。

也就是说,即便是单车高度智能的无人驾驶车,也难以有效应对复杂的现实运行场景。而高度依赖“车—路—云”协同的无人驾驶车,受限于城市或道路辅助信息化系统的高建设成本,想要在短时间内广泛推广开都难,更遑论很快取代网约车等商业化运营行为。

但是,对于科技创新可能带来的生产关系重构问题,却需要引起重视。笔者认为,有几个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

第一,应用场景问题。基于自动驾驶技术路径和实现能力,需要深入研究未来无人驾驶车商业应用典型场景,特别是具体细分场景,以尽快明确规模化商业应用突破重点和发展方向。

第二,功能定位问题。针对城市中典型商业应用场景,深入研究商业化应用无人驾驶车在整个城市交通领域的功能定位。在城市中,公交、地铁被定位为公共交通,出租汽车(含网约车)被定位为公共交通的补充,那么,商业化运营的无人驾驶车该如何定位,如何协调好跟其他交通方式的关系,相应的政策该如何设计,需要深入研究。

第三,政策法规问题。传统交通政策和法律法规,调整和规范的是传统业态的法律关系,主要针对“人”的行为。而面对无人驾驶车商业运营行为,主要监管对象成了“车”。安全责任需要新的界定思路,传统监管方式、监管手段难以适用,亟待深入研究、尽快完善配套政策和法规。

第四,应急处置问题。在无人驾驶车商业化推广过程中,难以避免各类意外和突发情况。除了现有的安全员远端接管手段,科技创新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畅通联络渠道、优化处置流程,要能够做到对突发意外情况“快发现、快处置”,尽可能减少意外事件对整个城市交通通行秩序的影响。近日,就有网友提出给交警“授权”,以便现场直接指挥处置出现意外的无人驾驶车。且不论此方法是否适用,但其所提出的问题却很有启发性,值得深入思考。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创新发展势在必行也势不可挡。作为已处于全球科技竞争前沿的自动驾驶,不仅不能止步不前,还应该奋勇争先。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发展中的问题,用发展的思路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各方面当以更加包容的心态、更加务实的举措,大力支持我国自动驾驶创新发展。

编辑: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