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下一场面试——观电影《走走停停》有感

2024-07-25 16:12:51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汪旭林 文/供图 -标准+

当个体生活的既定轨道是“上学、工作、谈恋爱、结婚”,如果偏离轨道会怎么样?电影《走走停停》聚焦当下社会青年正普遍面对的问题,以“生活流”叙事消解理想与社会规训的对抗、生活现实与世俗成功之间的冲突,以平实客观的视角展现对社会的洞察。

《走走停停》没有选择放大焦虑和苦闷,而是通过刻画平凡的生活和冷静克制的情感,让观众暂时放下生存的压力,在重新出发前停下来休憩和思考。

戏里戏外生活还是剧本

“996”“内卷”“小镇做题家”“躺平”“淡人”……哪种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生活?

电影中的主人公吴迪被摄像机双重凝视。《走走停停》镜头里的吴迪是“失业中年”“啃老族”“躺平族”,成了一个从大城市返乡的人。离轨的他并没有着急寻回人生的正轨,过上生活稳定,一眼能望到头的生活。

当母亲提到吴迪的某位小学同学工作稳定福利好,买了房,还添了二孩,吴迪听完后回怼:“本质上不还是房奴和孩奴?”父亲好不容易托关系给他找了份体制内的外包工作,吴迪直接给拒掉。《回故乡的人》(电影中冯柳柳以吴迪为记录对象拍摄的纪录片)镜头里的吴迪自我认知的高度与外界反馈的低度之间形成巨大反差。他有些清高和骄傲,将“逃离北上广”说成“回家发展”;他有些虚伪,他翻出几十年前的奖杯,摆上一堆书,刻意引用名人名言,以显得自己很有文化。

在数字媒体时代,每个个体都成为被凝视的对象。个体通过社交媒体展示自我的时候,都想把自己生活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在展示过程中,通过点赞、转发、收藏获得展示价值。人为了获得更多的展示价值,由此对生活进行过度包装,过度展示让我们登上并非自己所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自己所选择的剧本。人应该让自己回归内心、倾听自己灵魂的声音,去追求真实的生活。

看与被看主体还是客体

视觉是理想的距离性感官。视觉被认为能够提供有关对象的“客观”信息,并且视觉提供的信息有助于人们进行反思和抽象。《走走停停》用一个“戏中戏”的套层结构巧妙地把我们也拽进了这组“看和被看”的关系之中。

电影的开场,两个男人坐在车里聊天,随着镜头的逐渐拉远,我们发现,这两个男人是某部电影中的人物,男主人公吴迪正和女友坐在电影院里看这部电影,而坐在电影院里的观众看胡歌在这部电影里饰演吴迪。电影中最灵气的地方在于它采用了“戏中戏”的拍摄手法。在这样的设置下,自我与他者、影像与现实生活之间不再是主体对客体的把握关系,而是主体和客体的交互关系。

《走走停停》中吴迪是主体、自我、是生活的主人。“被卡住”的中年人“四十不惑”——即使经历失败和挫折,也依然保持平和心态,不对周围人发泄负面情绪,不因自己的境遇而变得自暴自弃。吴迪内心太平静,逃离或回家,成功或失败,于他仅仅是一个生活地点的改变,他的内心稳定而自洽。吴迪这种卡在“卷”与“躺”之间的中间状态,也是当下部分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只是,在快节奏、绩优型的现代社会,我们往往容易被社会的规范和预期所驱使,容易陷入持续的比较和对成功的迫切追求中。吴迪的从容与平和,表明他游离于主流评价体系,对自我价值的接纳。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信息的生产者为了数据流量故意混淆事实和煽动情绪。置身于信息茧房中的大众犹如洞穴里的囚徒,对“我”的形象确认和理想化终究不过是一种“误认”,“我”一个在欲望的煎熬中找不到出口的主体。在“戏中戏”的结构中,看的主导地位将被看与被看的辩证法所取代,单一角度的视觉对主体铭写将被多重视线的交织所颠覆。身处“看与被看”的关系中,人无法不被别人观看,但观看者对被观看者的审度并不一定就是唯一、正确的解读。

走走停停暂时还是继续

且停且忘且随风,且行且看且从容。电影结尾情节设置堪称神来之笔,开着出租汽车的吴迪和坐在车里的冯柳柳同向而行。在堵车的公路上,两辆车走走停停,不断相遇又错位,二人却很有默契地隐而不语,将曾经共享的经历和对彼此的情感深埋在心底。最后,两辆车并入一条车流,接下来的路只有靠自己继续体验和前行。

世俗意义上的所谓“成功”不外乎名与利,《走走停停》则破除了理想生活和网络世界中人们对“成功”的单一想象。电影没有对吴迪的身份转换(由编剧到导演,再到出租汽车司机)表现出明显的高低之分,没有用编剧和导演的身份与出租汽车司机之间角逐出更高贵的那一个,而是通过吴迪身份的变换传达出“人生无需被成就”的理念。成败没有绝对的标准,预期从众,不如遵从灵魂的选择。

没有哪种方案,可以解决生活的全部问题。是继续走下去,还是暂时停下来?我们通常为了生活而变得无从选择,吴迪选择回归家乡并不是逃避,而是重新审视、发现自我的过程。他的返乡之旅让观众见证了他对生活的深刻反思。曾经漂泊在外的他,带着满身的疲惫和一颗寻求慰藉的心,回到了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家,这个家则因他的到来呈现出一种全新的状态。是走还是停,这个问题在电影里有解答,但这只是为观众提供了参考,大家需要在各自的生活中寻找答案。

向前看,别回头,吴迪开始写新的剧本,妹妹决定去深圳经营健身房,冯柳柳走进新的家庭生活,出租汽车上的乘客奔赴下一场面试。生活的美好或许不在于最终是否有满意的结果,而在于生命本身和生活的过程。

编辑:李源源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