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六丨深入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 不断提高农村交通运输服务水平

2024-08-30 18:04:25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吉林省运输管理局局长 黄俊生 -标准+

近年来,吉林省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有效带动特色种养业、农村电商、客货运输等发展,各地市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能力不足、服务流程不规范等问题。

近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农村客货邮运营服务指南(试行)》(简称《指南》),从站点设置、运输组织、服务流程等方面,明确了农村客货邮融合规范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引导方向,为各地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提升服务质量作出指引。

构建站点体系完善基础网络

《指南》鼓励建设“一点多能”的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站点,通过拓展县级客运站客货邮功能、拓展乡镇站点综合服务功能、完善村级站点网络,打造县、乡、村三级农村运输服务体系。

吉林省以农村电商快速发展为契机,以满足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为导向,通过对客运站升级改造,利用农业、商务、供销、邮政等部门在农村地区现有的基础设施,鼓励便利店、超市、邮政综合便民服务站开展合作,建设县级、乡镇和村级客货邮站点,进一步扩大县、乡、村三级站点覆盖率。

目前,全省36个县级客运站完成客货邮融合升级改造,474个乡镇、6256个建制村建成客货邮站点,分别占全省总数的86%、78%、67%,计划到2025年实现客货邮站点全覆盖。

优化运输组织创新运营模式

《指南》鼓励根据农村货运物流和邮政快递服务需求,灵活采用客车代运邮件快件和货运班车模式;结合农村群众出行需求、邮件快件运输需要,合理优化运营线路、调整停靠站点;选用配备行李舱或车内物品存放区的农村客运车辆代运邮件快件,鼓励选用符合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适配车辆选型技术要求的车型,实现农村客货邮运营服务提质增效。

吉林省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特点和物流实际需求,创新农村客货邮运营模式,对农村运输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推动客运企业与物流快递企业开展合作,利用客运车辆下置行李舱或在车厢内专门设立行李堆放区,运输快件包裹、农资产品、日用消费品;引导农村客货邮运营企业购置厢式货车,开展定时、定点、定线的物流服务,发展农村邮件快件共同配送、循环配送等模式;培育一批网络覆盖全面、资源整合高效、运营服务规范、产业支撑明显的农村物流服务品牌。

目前,吉林省累计开通农村客货邮融合线路500多条,配置农村货运班车超过200辆,累计完成货物运输近2.3亿件,货值近250亿元,向外运输农副产品1500多万件,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近3亿元。

磐石市“多站合一+客货同网”、大安市“网络平台+农村物流”、公主岭市“客运物流超市+农村电商”、蛟河市“公路客运+农村物流+社区团购”、辉南县“打造一站多能农村物流驿站”、镇赉县“客货同网+农村电商”入选全国农村物流服务品牌。

规范作业流程提升服务水平

《指南》明确收寄、验视、包装、装卸、运输、交付等环节作业流程要求,针对禁运品、实名收寄、冷链寄递、站外装卸等重点流程作出具体规定,鼓励县级客货邮站点经营者利用自动化分拣设备提高邮件快件分拣效率,提升农村客货邮服务市场竞争力。

2023年,《吉林省乡镇运输服务站标准化建设体系》印发,明确以辉南县、公主岭市为试点,打造具有地方特色、规范统一的农村客货邮融合服务品牌,统筹推进建设名称、标志标识、外观、功能、服务统一的农村客货邮融合站点。公主岭、辉南、榆树、蛟河等县(市)客运企业购置了自动化分拣设备,进一步提升运营服务效率,更好服务农村地区群众便捷出行和货物高效流通。

下一步,吉林省将认真贯彻落实《指南》要求,持续深入、规范开展农村客货邮运营服务,强化宣传引导,加快构建集约高效可持续的农村运输服务体系,更好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保障。

编辑:张涵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