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超”发源地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往返州府凯里到镇远古镇景区的城际客车自2022年11月正式上线至开通一周年,上座率从最初的30%提升至80%以上。今年上半年,该定制线路完成客运量2.33万人次,营收超过118万元。
班线经营者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发布道路客运班线起讫地等信息、开展线上售票,按照旅客需求灵活确定发车时间、上下旅客地点并提供运输服务……随着全国范围内的客运班线减少、客运站关停的消息此起彼伏,道路客运全行业的升级转型成为热点话题,而班线定制化成为行业转型的重要抓手之一。
短途市际班线成定制客运“主战场”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定制客运发展年度报告(2023)》(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定制客运经营业户达1438户,开通定制客运线路6531条、投入客运车辆3.01万辆,全年完成客运量达1.01亿人次,较2021年同期均实现翻倍增长。从线路类型看,200公里以下的客运班线、二类客运班线的占比均较高,短途市际班线成为定制客运发展的“主战场”。
“尽管当前班线定制化转型正朝着包括景区、机场、校园等场景出行方面精细化探索,但从相关统计数据来看,以‘门到门’‘点到点’为特征的城际出行仍然是定制客运重要的服务方向。”倍施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倍施特科技)公路客运事业部总经理傅春江表示。
据前瞻研究院预测,2024年整个城际出行市场规模在6216亿元左右,到2029年,城际出行市场规模将达近14100亿元。在班线客运的客运量经历长达10年下滑的同时,城际出行市场拥有明显增量需求。
中短距离的城际线路,已成为定制客运市场主流产品,某头部互联网出行平台入局道路客运市场,也是选择了跨区县的城际线路进行试水。根据《报告》,2023年全国定制客运线路长度在400公里以下的占比为92.22%。一方面,与长距离运输的旅客易被航空、高铁等出行方式分流相比,旅客乘坐定制客运线路需求较为旺盛,定制客运产品的用户粘性较高;另一方面,相较于传统的班线客运,定制客运模式客单价更高,正逐渐被更多客运企业所青睐。
在城际出行市场领域,定制客运正成为班线客运的升级替代性产品。倍施特科技旗下“团子出行”平台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平台定制客运订单量在定制客运和班线客运订单量总和的占比,从2022年的6.66%上升到2024年上半年的10.91%,预计2024年全年的定制客运订单量有望超过400万张。
智能化手段补齐供需匹配短板
“客运服务还是要落到‘服务’二字。”傅春江表示,随着旅客对出行体验的要求日益提高,道路客运市场供需不匹配的矛盾也长期存在。城际出行旅客更看重舒适的乘车环境、直达目的地的便捷性、可靠的安全保障以及更合理的出行成本,因此,当前大多数班线定制化转型是按照“网上预约、灵活设站、车随人走、就近乘车”的模式运行。然而,部分客运企业在定制化转型过程中,通过将线路承租给下游运力方,实现固守资源优势的“偷懒式转型”,导致面向乘客的服务管理呈现真空状态,这种转型只能算是“新瓶装旧酒”,难以实现定制客运业务模式本身在服务和效率上的升级要求。
傅春江认为,能否满足乘客需求,考验着道路客运企业自身能否在供给端补齐短板。客运企业需要借助高效的管理模式和调度能力,及时满足乘客个性化需求。客运企业自身在技术系统研发和互联网运营方面的能力空白,制约着企业在定制化转型之路上的健康稳定发展。自2020年交通运输部发布的《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正式新增“班车客运定制服务”内容以来,各省陆续开始发展定制班线。除了实行运输车辆“大改小”、发车班次“大小混合”,客运企业也在尝试充分利用成熟的互联网平台实现组客模式和管理调度的提效。
“作为平台方,我们长期服务于道路客运的产业信息化,对于班线客运市场的急速萎缩也是最容易感知到的。其实,倍施特早在2016年就和四川德阳的客运企业开展了客运定制化探索。”傅春江告诉记者,“我们与客运企业分析以往客流数据,积极推进班线定制化转型,通过科学设置上下客点、灵活调度排班,满足乘客对于灵活便捷出行的新需求。”
傅春江认为,当前客运企业为旅客提供定制化的城际出行服务,除了要在安全管理上做到让旅客放心,还需要聚焦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高用户粘性,并在运营效率和组客模式等多方面融入互联网思维及创新理念。尤其是由于车辆“大改小”导致的毛利率低的问题,更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通过智能化手段协助提升乘客与车辆匹配度,提高上座率。
打造本地综合性出行平台
今年国庆假期前夕,家住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县城的李斌提前在“团子出行”平台购买了假期去成都的车票,准备一家人来个“反向旅游”。与原来乘坐的大巴相比,成都往返小金县的定制客运商务车更舒适,县城内上门接送的服务也方便了许多往返两地的居民和游客。记者从“团子出行”平台获悉,今年以来截至10月14日,成都往返小金县的定制客运线路共运送旅客8051人次。这条线路只是“团子出行”平台900余条定制线路之一。
基于互联网出行平台,客运企业能够系统化地搜集、处理和分析客流、车辆、站点内数据信息以及线路情况等。借助平台信息集成和自动追踪处理的能力,客运企业得以优化流程、制定可靠的服务方案,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
《报告》指出,四川省在年度客运量、经营业户和车辆数量以及网络平台数量等维度都位居全国第一,开通线路数量居全国第二。2023年四川省定制客运完成订单超过2100万人次,其中,四川交运达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川交达运)是目前四川省开展定制客运业务最主要的客运集团之一,2017年起就开始探索定制客运业务。
在运营管理上,川交达运成立专门的定制客运运营团队,负责运力管理、组织调度以及安全管理等;在运输车辆“大改小”的定制化转型过程中,依托数字化的平台数据分析,循序渐进地进行市场测试,不断优化运力结构,高效匹配旅客出行需求;在渠道营销上,川交达运联合倍施特科技推出了“达运出行”平台,接入省内12家运输企业,规模化开展定制客运业务,同时依托倍施特科技旗下“团子出行”平台,并发挥倍施特科技在各大在线旅游代理平台(包括携程、飞猪、美团等)的分销能力,进行全渠道分销。2023年,川交达运实现定制客运票务营收1.27亿元,“达运出行”平台也逐渐发展成为川东北地区的综合性公路出行平台。
“以数字化赋能传统客运企业,帮助客运企业打造自己的本地综合性出行平台,形成自己的流量、客户和数据。”傅春江表示,倍施特科技正积极总结川交达运定制化转型的成功经验,通过数字化、产品化能力赋能更多合作的客运企业。据了解,倍施特科技还联合四川省巴中运输集团、贵州省黔西南畅达交运集团、广西超大运输集团、河北省沧州运输集团等企业推出了“巴运出行”“万峰畅行”“超大出行”“易客行”等出行品牌。
编辑:单佳雯
审核:郭一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