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提供更便利、有温度的智能出行服务

2024-12-18 18:10:42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翟永威 -标准+

“覆盖1300座城,每年服务6亿人出行”,这组数字背后,是支付宝让出行更简单的不懈努力。如此广泛的覆盖范围,也让支付宝成为公众出行的得力助手。“支付宝出行涵盖公交、地铁、单车、铁路、航空等8大场景,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出行服务。”支付宝相关负责人介绍,“更人性化的出行将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AI赋能 让出行更简单

“嘀”声之后,地铁闸机门顺利打开,匆匆的步伐并未停留些许就奔向前方;迈步上公交车,抬起手机,“刷码成功”的提示音驱散早起的瞌睡……支付宝扫码出行成为不少乘客的首选。

让乘客更便利、让出行更美好。早在2016年,支付宝首创双离线乘车码扫码技术,即在闸机、手机均为离线状态下也可以顺利扫码支付。此后,支付宝积极推进全国扫码乘车进度条,2023年9月,西藏自治区开始支持使用支付宝扫码乘公交车。至此,我国已有31个省(区、市)开通支付宝扫码乘车。

近年来,交通运输部接连出台《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2020—2025年)》等重要政策文件,提出要加强智能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的汇聚融合、共享开放和创新应用,助力数字交通建设。

数字交通建设,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让群众出行“小事”变得更美好、更普惠。支付宝基于全网交通方式数据运力训练和多运输方式规划技术,为用户简化出行流程,大幅提升出行效率和服务体验。今年年初,支付宝《智慧出行数智化平台及应用》荣获2024亚太经合组织科技与创新奖可持续交通领域金奖,也是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互联网平台。

关于在AI智能领域进一步发展,支付宝推出了AI生活助手“支小宝”并联合行业伙伴打造支小宝智能体生态,通过海量语料训练,使支小宝跟各智能体实现一呼即应的服务,并为用户提供“智能的陪伴与服务”,即在用户需要的时候,提供精准贴心的服务。

今年9月,杭州文旅局利用支付宝AI文旅智能体解决方案,上线了首个城市级文旅智能体“杭小忆”,成为国庆期间杭州文旅的一大亮点,外地游客来杭用“杭小忆”做攻略、订酒店、查美食、用AI讲解西湖等景点,让旅游体验更好。 数据显示,今年十一期间“杭小忆”服务游客次数近250万人次,同时,杭州文旅还联合支付宝等平台企业为市民游客提供消费福利,共派送超过1500万元线下消费红包,带动文旅关联消费超10亿元。这一创新举措,还获得了国家文旅部颁发的“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

此外,在智慧赋能出行方面,支付宝与传统出行行业企业建立密切联系——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大模型、区块链的创新技术,支付宝自研的出行客流分析引擎、智能排班引擎、灵活公交、智慧单车、智慧出租等智慧出行产品,极大地助力交通运输企业降本增效。以线网优化为例,在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杭州市、河北省石家庄市、湖北省武汉市等100多个城市的定制公交、地铁接驳、跨城客运等30各种场景应用中,支付宝通过客流预测等核心算法能力,助力公交地铁等线路开线成功率由40%提升到80%。

发力“大出行” 延长服务半径

从免押金骑行到航空出行“易安检”,从打网约车到购买火车票……支付宝致力于助力出行各环节,为用户提供各种场景优质服务。

在出行目的地呈现多样、碎片化的今天,支付宝提供的“四个一”服务为多数用户解决出行可能遇到的问题。据悉,“四个一”即提供1公里出行所需的共享单车以及推荐加油、充电、停车等服务;10公里内出行所需的公交地铁、网约车服务;100公里出行所需的租车、顺风车服务;1000公里跨城出行所需的机票、火车票购买等服务。这一全方位的服务体系,让用户在出行过程中无需切换多个平台,即可轻松解决各种出行问题。

此外,在出行领域,支付宝坚持共研共建业务核心系统及服务链路,注重服务完整度和深度体验。以火车出行为例,作为12306继官网及App外首个官方服务渠道,支付宝可实现查票、购票、退票、改签一站式自主服务。

AI在让出行变得简单的过程中,从未忽视老年用户的需求。今年1月,交通运输部等6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加强适老化无障碍交通运输设备配置和改造,改善适老化无障碍出行体验。

针对老年人群体出行安全,支付宝推出亲情守护功能——老人在使用支付宝打车时,系统会自动将行程信息同步给守护人,守护人可以实时查看行程状态,同时系统也会根据行程情况向守护人发送提醒消息。

《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实施以来,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更为深入人心。支付宝始终倡导绿色低碳出行,通过碳积分等正向反馈吸引用户持续绿色出行。据统计,通过支付宝绿色出行助力用户年均减少碳排放超50万吨。

未来,支付宝将通过持续开放AI智能体解决方案,持续与行业伙伴共建AI生态,通过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推动交通行业AI智能化升级。

编辑:翟永威

责编:翟永威

审核:郭一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