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落地。自《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以来,海南自由贸易港在税收减免、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要完全实现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目标,还需进一步加快推进核心政策落地。
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共计60条,涵盖税收政策、贸易政策、投资政策、金融政策、人才政策、运输政策和产业政策等方面,旨在全面促进贸易、投资、资金、人员、运输的自由便利,加速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发展。笔者认为,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落地,需从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聚焦重点产业发展和深化国际合作三方面入手。
深化制度创新是推动提质增效的关键。建议进一步完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缩短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范围,推动高端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领域进一步开放。优化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推行“容缺受理+承诺制”审批模式,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和效率。创新贸易便利化政策,如推动“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通关管理模式优化升级,加快“单一窗口”建设,减少企业外贸活动的重复报告和手续,提升货物周转效率。在金融政策方面,逐步落实跨境资金自由流动和自由兑换政策,支持海南建设全球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鼓励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活力的必要条件。建议加快构建公平竞争环境,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破除行业壁垒,吸引更多类型的企业落地发展。推动简政放权,扩大“证照分离”改革试点范围,降低企业开办和运营的复杂性和成本。为提升国际投资者的获得感和便利度,还需要完善国际化服务体系,建立面向国际企业和投资者的多语种服务体系,并提供从政策解读到法律援助的全流程服务。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加大引才政策的力度,打造更加开放的人才流动机制,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通过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进一步提升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聚焦重点产业发展和深化国际合作是核心任务。一方面,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支持跨境电商发展以及加快港航物流发展等措施,促进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支撑,金融、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需要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建设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核心竞争力。跨境电商具有巨大发展潜力,需加大政策支持和监管力度。港航物流是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重要基础设施,需要加快建设和优化,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推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建立区域合作平台以及推动绿色合作与可持续发展等措施,提升海南自由贸易港在全球的竞争力;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拓展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国际市场,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积极参与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建立区域合作平台,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推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绿色合作与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升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生态竞争力。
此外,在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落地过程中,还需注重风险防控和监管创新、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加强监管创新,确保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提升建设水平和管理能力。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编辑:翟慧
责编:李宁
审核:连萌